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專供】理性看待中美貿易不平衡

2017-04-20

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 石建勳

日前,美國財政部公佈針對主要貿易對象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報告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並未操縱貨幣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美方認為,中國只存在對美國的大額貿易順差,不存在經常賬戶大額盈餘和通過反覆單向操作來人為干預匯率的另外兩個「匯率操縱國」條件。

中國對美國貿易有大額順差,這是統計數據呈現的事實,但真相並非中國單方追求貿易順差的結果,而主要是美國經濟失衡和歧視性貿易限制政策所致。

美貿易數據統計存誤導

首先,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是整個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一個派生物。美國巨額貿易逆差是為彌補需求缺口而發生的,它是由美國經濟結構和宏觀經濟失衡問題造成的,而不是雙邊貿易問題。如果說美國因對華貿易逆差太大而停止從中國進口,結果不會削減美國貿易逆差;即便美國增加從其他國家的進口量,巨大逆差仍將繼續保留。這樣做的代價是增加進口成本,加大美國消費者和製造商的負擔,原因是中國出口商品物美價廉,具有競爭力。美國要想消滅貿易逆差,必須努力使本國總供應與總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其次,中國對美國貿易中的順差,很大一部分來自在中國生產的美國公司。中國進出口超過50%屬於以外資為主的加工貿易,而加工貿易在中美貿易中的比例更是接近70%。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中國對美製造業出口中40%是由其他國家生產的,這些運到中國進行組裝的零部件,叫「中間產品」。牛津大學研究表明,如果將此類中間產品貨值從出口總額中去掉,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將減少一半,同美國對歐盟逆差相當。跨國公司的全球供應鏈佈局,使美國貿易數據有很大的統計差異,存在不合理性和誤導性。貿易數據可以顯示某個終端產品從哪國進口,但掩蓋了「中間產品」的貿易貨值,以及哪個國家是全球供應鏈佈局中最大受益國。

第三,美國對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的限制政策,也是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美方的比較優勢是產品技術含量高,但如果常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對不屬於國家安全範圍的高技術出口橫加干預,其比較優勢將難以發揮。這也不利於美國的進出口平衡,使美國企業失去巨大的中國市場。保守估計,如果美國放寬對華出口管制,維持在中國同類產品進口總額18.3%的市場份額,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就可達到800多億美元。

人為的干預、限制和保護,不利於國際貿易平衡健康發展。讓世界多買「美國貨」,美國需要摒棄冷戰思維,放開高技術產品等對特定國家出口的限制。讓世界「僱美國人」,則需要美國放開投資領域以安全為由的種種限制。對美國來說,與其採取各類貿易保護措施,不如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加大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這才是有助於中美貿易均衡發展的正確取向。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