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臻
上世紀80、90年代,悍匪葉繼歡犯下多宗持械行劫,最終他被重判入獄41年。因為電影關係葉繼歡獲傳媒封「一代賊王」,有人統計犯案嚴重性,認為未出獄的季炳雄才算「王」。在此要講的當然不是關心誰是賊王,而是香港媒體報道葉繼歡病逝的消息的方式及動用的時間及版面篇幅,反映出媒體應有的守則已經陷入失分寸的地步。
資本主義社會下媒體一向以「看門狗」自處,負責透過報道監察政府,監察社會上的不公義事件。香港不少媒體因各種原因在政治上監察特別落力,常有變調走樣已見慣不怪,但估不到在報道罪犯死亡這種新聞也偏離正統新聞原則,究竟是新聞人員的錯定社會的錯?知道這句話會有行家唔硠央A話想法out,但還是忍不住要講。
首先睇到多份報紙都將「一代賊王」病逝放重要頭版或第二版,有些更做兩、三版,媲美政商界重要名人,甚至遠勝一些城中富豪及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救人殉職的消防員、熱心助人捐肝救陌生人的鄭凱甄,這種偉大情操也沒有佔據到如此多重要版面,真令人費解兼莫名的唏噓。
「賊王」的死是新聞,但需要如此隆重其事嗎?你要知道賊王的背景、罪行講了廿多年,需要將舊事、八卦傳聞不斷重複「宣揚」嗎?公司兩位非跑新聞的女同事睇到電視台報紙大報特報此新聞就問:「一個通緝犯死隉A點解要咁大肆報道呀?仲勁過好多成功名人呀?」我實在無語,也相信不只她們有此看法。
各報新聞阿頭都捉住「有人會喜歡睇」這一點做事,但有沒有想過這種負面人物該如何擺位?失了分寸。TVB新聞部用葉繼歡之死,代表茯棷鈭X兵那個時代的終結角度包裝新聞專題還說得過去。但睇到某網絡的一篇評論,報道的記者或編輯用字更嚇人,例如:標題竟然是「賊王」葉繼歡之死 讓港人流下時代的眼淚」,葉繼歡影響力劃時代?「昔日掠劫一千萬 今連上車都不夠。」打劫同通脹「掛u」,觸覺不錯,只是內文中有句「打劫都買唔起樓的今日香港,葉繼歡之死更顯對香港社會的諷刺。」這邏輯立論實難以認同。上世紀80、90年代內地經濟不好,香港成為打劫目標,正常。這只能反映當時香港比內地富有;如今內地人也富起來,熱錢充斥令香港通脹厲害,不完全是香港的錯,諷刺的是政治爭拗令香港本身步伐慢了,卻沒人正視。
更離譜是內文用的字眼:「90年代警匪片盛行,他的事跡無疑是絕佳的電影題材」,「海外媒體也注意到他的事跡」,惡行可以成為「事跡」,服未?還有句「如今一代賊王隕落」,賊王死可以用「隕落」?大記者,你知道在什麼人身上才配用隕落兩字嗎?
同意每人走上犯罪之路定有原因,「賊王」在獄中受基督教感化已表現出悔意是應該接納的。講真的,葉繼歡於1996年5月被捕因中槍而半身不遂需以輪椅代步,廿多年來獄中相信有特別設施照顧,他患多種病常被送院治療及最少提過5次司法覆核需到法庭應訊,每次都要由多架警車及多名持槍警員護送出入,也花了不少納稅人的金錢,他在香港坐監都算已經是好運了。以一個行動不便,周身病的犯人,若是其他地方坐牢,未必可活到55歲。
曾經演過葉繼歡的任達華講得好:「每個人冥冥中都有主宰,上天是很公平的。從他身上我們學到做任何事都要三思,不要影響別人的人生狀況,要安分守己,這才是人生。大家可以以此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