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地方視窗 > 正文

江蘇南通建上海「北大門」

2017-04-30
■南通近日在上海舉辦對接服務上海主題展。記者陳旻  攝■南通近日在上海舉辦對接服務上海主題展。記者陳旻 攝

推進交通互聯互通 實施全面服務對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旻 上海報道)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引發周邊蘇浙城市的新一輪競爭。江蘇南通近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召開的多達兩千嘉賓的「南通對接服務上海大會上」宣佈,對接服務上海、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成為南通的最新定位。

2016年6月,國務院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推動非核心功能疏解,推進與江蘇省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等周邊城市協同發展。去年起,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進入更深層次的協同發展加速。今年4月,浙江省嘉興宣佈設立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南通則搶佔上海門戶,實施全面服務對接。

利用港口優勢有效承接

中共南通市委書記陸志鵬表示, 「把南通建設成為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已成為南通發展的新使命。」為使南通這扇「北大門」在外在形象和內在水平上向上海看齊、與上海匹配,根本路徑是推進交通互聯互通、城市功能互補、產業協同配套、文化相通融合、生態共保共治,構建全方位、高層次、寬領域對接服務上海的新格局。

陸志鵬說,南通是長三角重要的江海港口城市,在環滬周邊城市中有着獨特的空間、產業、配套、要素優勢,能夠有效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轉移。南通市已制定了《南通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總體方案》,將重點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江海組合強港、長三角北翼重要航空港、華東地區重要信息港;重點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城、通州灣臨港產業城、長江口生命健康科技城;重點建設現代先進產業協同發展基地、文化旅遊休閒度假基地、優質農副產品市場服務保障基地。

大面積加強與滬合作

據悉,截至2016年底,南通與上海合作共建園區已累計引入億元以上企業77個,總投資291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港幣328億元)。每年有近40%的農副產品供給上海,50%的企業與上海合作,60%的貨物通過上海口岸。「十二五」每年銷往上海的農產品平均增幅15%,2016年銷售總額達186.5億元(約合港幣210.5億元)。

南通市經信委副主任陸建新表示,對接上海,南通將重點發展高端紡織、船舶海工、電子信息等三大重點支柱產業,同時聚焦發展智能裝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三大重點新興產業。此外,通過「載體建設」,南通目前已經建立了6個國家級開放平台、13個省級以上開發區以及7個滬通合作園區,以承接上海產業項目轉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