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文抄公何時絕?

2017-05-04

伍呆呆

世界知識產權日剛剛過去,電視劇《錦繡未央》的抄襲案又開始升溫了。

面對涉嫌抄襲了包括瓊瑤的《梅花烙》、江南的《九州縹緲錄》、曹雪芹的《紅樓夢》、王實甫的《西廂記》等經典作品在內的兩百多部作品的大IP,相信很多人都期待看到此案最終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話說瓊瑤阿姨的作品並不是第一次被人抄襲了。早在2014年,瓊瑤就委託律師起訴後來被稱為「于抄抄」于正所編劇的電視劇《宮鎖連城》抄襲自己的《梅花烙》小說和劇本,嚴重侵犯了她的改編權和攝製權。即便是瓊瑤阿姨如此大的名氣和影響力,也折騰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把官司打贏,最後獲得了該有的道歉和賠償。

又話說于正當時並非第一次抄襲別人的作品了。大約七年前我曾為《深圳晚報》寫過一篇文章--《抄襲讓人人都可以做編劇》,文中就詳細地分析過于正的《宮鎖心玉》是如何抄襲電視劇《穿越時空的愛戀》。沒想到多年過去,無論是于正,還是其他的「抄抄」們,思想的懶惰依舊,抄襲的套路也並沒有多少的進步。又話說,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抄襲?答案很簡單:抄襲是一條不用費時費力的捷徑,它能讓一些急功近利的人快速地達到目的,並且,事發後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極低。譬如「抄抄」界的大咖郭敬明,在多年前的抄襲事件裡,即便是終審判決他對別人的作品整體上構成抄襲,最後賠償對方的經濟損失不過區區二十萬元,而此後一點也不影響他繼續出書,拍電影,厚着臉皮賺得盆滿缽滿。

回想我的第一個電影劇本,從有了創意開始,到後來策劃選題,再到精心打磨出成熟的本子,前前後後就花了四年時間,倘若不想自己動腦筋,隨便地抄抄,大約是四個月都不用就能完成了。若是把時間換算成相等的金錢,抄襲便能換來多十倍的收入,且又對他們沒有多大的不良影響,「抄抄」們何樂而不為呢?

世界知識產權日在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主題,但它的主題其實都是一個核心:創新。從2001年的主題「今天創造未來」,到後來的「鼓勵創新」、「思想、想像、創造」、「知識產權--始於構思」、「讚美創新--增進人們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創新--將世界連在一起」等等,我們不難看出,知識產權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創意。聽聞電腦寫作神器已經有些日子了,當時告知我此事的朋友還不無擔憂地告訴我,因為有了寫作神器,作為一個職業寫作者的我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失業。

直到得知《錦 繡未央》抄襲案,據說其是靠「寫作神器」抄襲了219本書,我終於定下心來。因為,倘若「據說」是可靠的,那麼這種寫作軟件是靠電腦在資料庫裡的作品中選取相應的文字,去填充「寫作者」事先設定好所需要的內容,那麼它注定是無法寫出真正的原創作品的。因為,文字是有靈魂的,它不能靠山寨拼湊而來,它必須是你用心、用思想才能夠隨心掌控,才能夠得到、寫出你真正想要的內容。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無論是其他行業的山寨貨,還是文學圈的抄襲,說到底,都逃不過「名利」二字。然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能在自己「道」上取的,便不必去麻煩他人。現在的寫作者,在努力地創作之外,不能不常常要問一個問題:文抄公何時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