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都鬼城旅遊曾一度領跑全國:1982年,在旅遊尚未走入尋常百姓家時,豐都鬼城景區就被國務院審定為首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當年同列此榜的,幾乎全是千年歷史的文物級景區;2001年,「鬼城」已成全國首批4A級旅遊景區;2007年,鬼城更成全國首批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遊示範區。而如今,豐都旅遊不僅追不上內地同伴的步伐,甚至遠遠落後重慶市內的後起之秀--2015年,豐都縣旅遊收入超過1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兄弟區縣重慶武隆旅遊綜合收入65億元。
曾擔任豐都縣旅遊局宣傳科長的李庭福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為了宣傳豐都鬼城旅遊,他曾三次找中央電視台做廣告,但三次都因意識形態的敏感被婉拒。為打破營銷困局,豐都鬼城二字被更顯隱蔽的「名山景區」替代,盡量避免敏感的「封建迷信」刺激外界。
與此同時,豐都縣委宣傳部組織大量專家學者,搜集整理海量文獻資料,一氣推出《映像豐都》光盤、《魅力豐都》畫冊和《神秘豐都》典故集。在這些裝幀精美的宣傳品中,陰森、血腥、胡編亂造的駭人故事悉數被剔除,代之以《唐王添壽》、《東坡訪鹿》等有據可考的傳統典故,強調「鬼文化」「懲惡揚善,唯善呈和」的教化功能。
不再談鬼名不副實
豐都縣作協主席孫江月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鬼文化很大部分是勸人向善,在文化意義上倡導一種積極的處世原則,並且強調來自陰間的他律對陽間的規範。但如何揚棄『鬼城文化』,並融入到當代旅遊之中,至今尚未有更好的操作思路。有段時間,豐都全力打造仿古小鎮,寄望於靠古鎮來實現旅遊產業的崛起。然而僅就重慶而言,40個區縣中幾乎個個都有古鎮。當豐都『鬼城』不再談鬼,剝離了鬼文化之後就顯得難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