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學者:列本地案助警醒市民

2017-06-11
■陳基湘(中) 資料圖片■陳基湘(中)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本港一名69歲有長期病患的男子確診感染日本腦炎情況危殆。衛生防護中心指病人雖於潛伏期間曾短暫外遊,但現階段仍視作本地個案處理,作為預防措施。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對香港文匯報表示,若患者在潛伏期間多次出入境,或較難確定其感染源頭,為謹慎起見,一般會視作本地個案,讓市民提高警覺。

陳基湘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表示,傳染病屬外地傳入還是本地個案,取決於患者在潛伏期內的外遊記錄,假定潛伏期為兩星期,如果潛伏期內曾到外地,則有機會是外地傳入,若潛伏期內都留在香港,則很大機會是本地個案,「但如果患者在這段時期內不斷出出入入,就好難確實源頭,為謹慎起見,都會當是本地個案,讓市民有所警覺。」

確診感染日本腦炎的男子居住的將軍澳英明苑,有居民反映除蚊患之外,亦滋生蠓等蟲害。

致倦庫蚊易市區繁殖傳播腦炎

陳基湘指出,日本腦炎是經庫蚊傳播,但並非每個人被帶病毒的蚊子叮咬後都會出現病徵,只有約1%人可能出現病徵,當中20%至30%人可能出現嚴重病情。

去年食環署在一個致倦庫蚊樣本驗出日本腦炎病毒,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當時表示,有4種庫蚊可傳播日本腦炎,常見的病媒三帶喙庫蚊較多在東南亞出現,致倦庫蚊雖非傳播日本腦炎的主要蚊媒,但容易在市區繁殖,不能排除有致倦庫蚊引致日本腦炎的零星個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