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教界回應】薪低前景不穩 悲劇敲響警號

2017-06-12
■警員檢獲相信是葉女跳軌前遺下的手提包。■警員檢獲相信是葉女跳軌前遺下的手提包。

有教學助理疑因工作壓力而輕生,多名教育界人士均表示,教學助理的薪酬待遇與工作量不成正比,問題由來已久,是次悲劇敲響警號,呼籲有關當局及早正視教師編制問題。

據了解,中小學的教學助理並非正式職級,各校的安排與待遇不盡相同,政府沒有相關的統計數字;一般而言,可分為兼有教學職責和沒有教學職責兩類教學助理。有教育團體去年發表有關合約教師與教學助理的調查報告,推算全港中小學的教學助理約有2,000人,逾半兼有教學職務。他們很多人有學士或以上學歷,但月薪中位數只有約1.2萬元至1.3萬元,與正式教師月薪二萬多元相距甚遠,而且工作前景不穩定,逾半曾在過去兩年轉職。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對事件表示痛心,他指本港絕大多數的教學助理均具有學位資格,甚或持有教育文憑,「有齊成為常規教師的資格」,卻因常額教席有限而未能成為正式教師。

他強調,目前教師的工作量大,班師比例其實有改善空間。

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表示,為免同類悲劇再度發生,學校宜進一步改善工作分配,政府亦應關注教師編制情況,讓更多合符資格的教學助理獲得公平待遇。

然而,由於個別政府津貼撥款是按收生情況逐年調整,若學校需要運用這類撥款聘用助理,實在很難向助理作出長遠承諾。

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及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均認為,教學助理的職場前景並不清晰,促請政府多作關注教學助理的待遇問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