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博勤金融集團行政總裁曾永堅
隨着中央政府去年收緊貨幣政策,及推出去槓桿等各項政策,內地企業及機構便面對着資金緊張及融資進一步困難的情況。上海銀行同業拆放利率 (SHIBOR) 一年期由去年九月份的低位3.0250厘已上升至今年六月尾的高位4.4369厘,而中國廣義貨幣 (M2) 增長由去年十月份的11.6%持續下降至今年五月份的9.6%,反映着內地融資成本上升、信貸收緊及資金供應減少的資金面緊張的情況。
「債券通」的北向通於今年7月3日開通,首日共有19家機構參與報價,有70家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買賣,並構成142宗、合共80.48億元人民幣的交易數量及金額。其中買入宗數為128宗,合共金額49.04億元人民幣,顯示「債券通」於首日便有具規模的資金流入中國市場,吸引了不同投資者投資於中國債務市場,有利於各參與「債券通」的交易商如交通銀行 (601328.SH)、農業銀行 (601288.SH)、中信証券 (600030.SH) 等。
據人民銀行副局長潘功勝表示,中國債券存量達10萬億美元,為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的佔比不超過1.5%,意味未來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空間龐大。筆者料更多海外資金流入中國資本市場支持內地發債機構利用債務融資,紓緩內地機構及企業所面對的資金緊張及短缺問題。債券市場規模擴大所帶來之高流通量及高透明度,亦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長遠有利於較為依靠融資的行業如金融及房地產行業表現。(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