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陳鳳鳴)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中西區昨日在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舉行「中國傳統文化廟會嘉年華」。主禮嘉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希望不同地區能建立更多適合的平台,既協助推動本地經濟,突顯地區特色,同時為青年創造更多有利環境發展。
林鄭月娥昨日和中聯辦港島工作部部長吳仰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行政會議成員葉國謙等為「中國傳統文化廟會嘉年華」開幕式主禮。
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是次嘉年華以生動方法向市民推廣傳統文化藝術,很有意義。在這次廟會活動中,她充分感受到儒釋道樂善向前、中和仁厚的共同理念,未來希望地區能建立更多適合的平台,既能協助推動本地經濟,突顯地區特色,亦為青年創造更多有利環境發展。
廟會是著名的中國民間傳統活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次嘉年華以廟會的形式舉行,融入儒、釋、道及眾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包括華服展示、手抄佛經、道教法具展示、舞獅、媽祖巡遊及木偶戲等,藉此向市民介紹中國傳統文化。孔教學院攤位舉辦開筆禮、猜燈謎及華服展示活動,吸引不少小朋友參與。
8歲半的陳小朋友表示,開筆禮很好玩,整個過程好開心。當記者問及該儀式的意義時,她笑言,「要認真寫字,好好學習」。
香港佛教聯會的攤位聚滿了青年老少,眾人在烈日下專心致志抄佛經。江同學表示,第一次抄佛經,抄完後感到很累。「今天的天氣很熱,但在抄佛經的過程中,內心愈來愈平靜,感覺不到熱了。」
嘉年華除了有儒、釋、道三家攤位外,並設有多個工藝工作坊,包括麵粉公仔製作、畫面譜、撕紙藝術、中國繩結製作及兒童舞獅等。此外,還有「飛拖鞋」、「射箭及桌上足球」、「親子共讀」及眾多福建特色小食等20多個攤位供市民參與。
其中,福建特色小食攤位最受歡迎,攤位提供了烊魚、永定客家糍粑、連城地瓜乾等一系列閩西特色小吃供市民免費試吃,攤位前一度大排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