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昨日發佈,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6.8%,連續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218億元,同比增長15.8%;淨利潤5,353.2億元,同比增長18.6%。
上月實現利潤創新高
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表示,通過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中央企業的運行質量全面改善。國資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央企業各月效益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6月當月實現利潤1,596.7億元,為單月利潤歷史最好水平。102家中央企業中,有99家企業盈利,48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29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了20%。
沈瑩認為,一方面中央企業通過加強市場研判和開拓,強化上下游產業協作,深耕優勢領域,拓展了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通過強化內部管理、創新商業模式,中央企業大幅度壓減了成本費用。多措並舉,使得中央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實現全面改善。
加大管控高負債企業
沈瑩強調,防風險也是穩增長的重要基礎。國資委對一些高負債企業實施負債率和負債規模雙管控,通過預算、考核、薪酬、投資管理等方面聯動,加大管控力度。另外,通過全面排查債券兌付風險,健全風險應對機制,多數央企的資產負債率穩步下降,償債能力持續增強。
同時,沈瑩亦介紹了中央企業「債轉股」的進展情況。她透露,目前,已有12家中央企業簽訂了債轉股的框架協議,其中中國寶武、中國一重等中央企業的相關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下一步,隨着改革各項措施的扎實推進和逐步落地,中央企業的財務結構會不斷改善,風險應對能力會不斷增強,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也會不斷提高。對於下半年央企是否會迎來重組高峰,主要看效益能否達到1+1大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