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成員與醫護人員合照。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何玉瑩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何玉瑩)子女健健康康成長,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但早產嬰兒一出生就要面臨各種生命考驗,經常出入深切治療部病房(ICU),眼見自己誕下的骨肉全身遍插導管,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為提供適切支援,伊利沙伯醫院特設C9和E9病房接收每年約300宗早產嬰兒個案。一群曾經出入上述兩病房的家長於2015年成立「家友愛(CE9)」支援小組,以過來人身份,連同醫護人員給予早產嬰父母支援,讓他們不至孤立無援。
小組有四名核心成員,他們均曾誕下一名介乎22周至26周的早產嬰兒。伊院早產嬰兒家長支援小組主席彭淑芬憶述,當她在2013年誕下兒子洋洋後,看到他插茤I吸機在ICU病房苟延殘喘,那種感受如同凌遲。由於當時並沒有支援,她只能上網找盡世界各地的早產文章,希望能拯救兒子。因此,她希望能讓同路父母有所依靠,能夠在他們情緒面臨崩潰時扶一把,鼓勵他們繼續陪嬰兒走下去。
現時,「家友愛」支援小組已有3,000名會員,他們希望能夠切身支援於伊院病房接受治療的嬰兒家長,向他們提供詳細諮詢指引,並給予心靈上、行動上的支持,一旦發現父母因為照顧早產嬰兒而情緒不穩,小組會提供精神輔導開解,使他們有力量走下去。他們亦會加強患病嬰孩家長和醫護人員的溝通,確保病嬰得到最適切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