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可降解」,貌似是個專有說法,其實通俗地理解它就是「降服」、「解決」的意思。小狸認為現在用這個「通俗」說法講「外賣」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是因為如今內地的「外賣」紅火得不行,真是應該「降服」與「解決」之了。為什麼呢?這就要說到「可降解」了。因為內地「外賣」所用的餐盒大多都是用「不可降解」的材料PP5(聚丙烯)所製成,而這「不可降解」之危害,真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先別說「外賣」用的餐盒,就以兜餐盒的不可降解塑料袋而言,在終究還是要「降服」與「解決」之的過程中,每一個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除焚燒外,全世界每年都要有包括各種塑料製品的垃圾傾入海洋,而據統計,中國的塑料垃圾傾倒量大約佔其三分之一,真可謂是世界之冠了。
當然,在城市裡,就絕大多數的「外賣」餐盒而言,它們最終是被處理到垃圾場焚燒發電了。它們雖然熱值很高,但助燃有限,而且「發電」的成本很高。據統計,北京市焚燒60%的垃圾相當於其GDP的1.3%。
當然,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更嚴重的是,如今內地的「外賣」紅紅火火,正在成為很多城市居民、特別是青年人又特別是白領一族的「新生活方式」之一。例如小狸前不久在北京的時候,親眼所見某寫字樓一到中午就是「外賣小哥」們的「競走」時刻,他們提着各種餐盒,樓上樓下地飛跑;而一旦到了下午1點多鐘,各樓層的垃圾桶旁便會堆滿了形形色色的廢棄餐盒,其中不少還殘留着未吃盡的飯菜。
據某公益組織統計,每周至少有4億萬份「外賣」飛馳在中國內地的大街小巷,這也就是說,每個星期在內地都會有至少4億個塑料餐盒和至少4億份1次性餐具被廢棄為多半「不可降服」的「外賣」垃圾。
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字。每周如此,1年呢?5年10年呢?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於是我們必須進一步想:「可降解」外賣應如何?面對今天愈來愈紅火的「外賣」,我們應該如何「降服」之?「解決」之?
小狸的 「藥方」很多,例如「誰外賣,誰降解」便是其中之一。外賣可至,盛具立收,自是於商家有些麻煩,於買家也可能有些不便,但誰都怕麻煩,誰都怕不便,那又怎麼能改變?至於這樣「改變」的成本,自然比目前外賣「垃圾」的綜合處理成本微乎其微了。您說是不是?
除此之外,您還有什麼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