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江西省撫州市日前對外發佈了湯顯祖家族墓園遺址考古工作成果,而這次考古行動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是否「突破」了國家文物局此前對本次考古劃定的「紅線」,也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考古工作過程中未嚴格按照批覆意見實施,存在着擅自發掘墓葬本體、重要考古發現未及時上報等問題,將對違規行為追責。
擅自發掘墓葬本體
「今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覆了湯顯祖家族墓園遺址2017年度考古工作方案,明確提出『發掘應在充分調查、勘探的基礎上進行,發掘對象應為墓園內相關建築和附屬遺跡,不能涉及湯顯祖墓葬本體』。」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考古處副處長張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但有關考古單位在開展考古工作的過程中未嚴格按照批覆意見實施,存在着擅自發掘墓葬本體、重要考古發現未及時上報等問題。
張凌分析,一方面,當地相關考古單位錯誤理解國家文物局的批覆精神,已經清理到一些墓葬券頂。對於墓葬,不能說沒有打開墓門就不算發掘。另一方面,在取得了一些考古發現後沒有上報,在對外發佈消息前沒有與國家文物局進行溝通,都不符合工作要求。
「一般來說,地方在有重要考古發現時都會上報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局視情況進行指導,確保考古工作更加科學有序。尤其是一些情況較為複雜的考古工作,如發現大型車馬坑、絲織品等等,需要增加出土文物保護、科技考古方面的專業力量,更需要及時介入。」張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