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中文大學自開學日起被掛上「港獨」文宣,校方拆除後又有人重掛,學生會上周以「要求校方保障言論自由」為藉口,拉攏其他大學的學生會約40多人圍堵學生事務處6小時,其後聲稱校方承諾「未有共識之前不拆除文化廣場的(港獨)展示品」。當日被圍苦主之一、中大副校長吳基培昨日撰文澄清,指該說法與事實不符,又強調學生會要承擔責任,清除違反守則的匿名宣傳品。
學生連同「校外人」圍事務處
在圍堵事件發生後,吳基培指,很多朋友透過不同途徑問他當天具體發生了什麼事,部分人更認為大學對學生應該「企硬」,不應姑息。吳則認為「溝通比對抗更有助解決問題」,可惜當日除了中大同學還有不少「校外人」,對方「情緒高漲」,很難在那個場合作理性討論。
他強調,校方有法定責任管理校園,大學授權學生會管理文化廣場及民主牆等設施,既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尊重校園言論自由的體現,同學擁有管理發表意見場所的權力,亦須承擔相關責任,切實執行他們自行訂立的守則,確保同學的意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有秩序地發表,遇有違反守則的匿名宣傳品,理應清除。
達成「溝通之前不拆展示品」
吳基培透露,當日他與同學站着對話很長時間,過程中對方提出不同的要求,最後他同意在一星期內再安排時間由校方代表與同學溝通,校方與學生會「溝通之前不拆除文化廣場的展示品」。
由於場面混亂,被說成為「未有共識之前不拆除文化廣場的展示品」,這與事實不符。
是次圍堵事件,吳基培承認在走廊被困3個多小時,有同事更被困了6小時,他坦言「這次經歷真的不好受」,但「沒有動搖我們要與同學坦誠溝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