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外殼阻燃差 7款「尿袋」惹火

2017-09-15
■消委會抽查市面30款外置充電器,發現當中9款安全不達標。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消委會抽查市面30款外置充電器,發現當中9款安全不達標。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燃點30秒燒逾1分鐘 3樣本充電「超標」易過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不少人會為智能手機購買俗稱「尿袋」的外置充電器。香港消委會抽查市面30款外置充電器,發現當中9款安全不達標,其中7款的外殼阻燃能力不足,被火焰燃點30秒後仍繼續燃燒逾1分鐘;3款樣本實際輸入電流較標示高,高於標準容許上限,充電時有機會導致USB電源供應器超出負荷引致過熱。消委會建議政府參考鄰近地區做法加強規管。

外置充電器起火爆炸的事故時有所聞,安全問題備受關注。消委會測試市面30款外置充電器,售價由79元至500元不等,標示電容量由5,000mAh(毫安培)至12,000mAh,測試外置充電器的物料阻燃能力、短路保護及溫度升幅等。

測試結果發現,有9款樣本未能通過部分測試要求,其中7款的外殼阻燃能力不足,被火焰燃點30秒後,仍繼續燃燒超過60秒,包括「Maxtron」、「VERUS」、「牛魔王Maxpower」、「Leouw」、「ion」、「M.CRAFTSMAN」及「E Element」,充電器一旦因短路起火,可能產生危險。

消委會又發現,3款樣本實際輸入電流較標示高,差別由20%至逾70%不等,高於標準容許的10%上限,包括「ProMini」、「Element」及「thecoopidea」在充電器充電時有機會導致USB電源供應器超出負荷而引致過熱。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指出,市面上相關產品良莠不齊,安全性成疑,但本港未有相關法例規管,促請政府參考鄰近地區做法加強規管,例如台灣地區規定外置充電器必須符合電氣安全規例,並須標示可輸出的電容量;新加坡亦規定所有充電器必須通過相關安全測試及提示消費者如何安全使用。

消委會又發現,充電器的標示電容量不等於輸出電容量,可能只是充電器內的電池總電容量。消委會指出,30款樣本中,只有9款有標明實際可輸出的電容量;3款樣本量得的電能較其標示的平均差異超過40%,只有6款樣本的電能差距少於15%。

模擬用一年 跌電兼膨脹

消委會又模擬使用充電器一年,進行100次重複充放電,其中一款充電器重複充放電26次後故障;3款樣本表現較差,電能分別下跌10.1%、24.5% 及60.5%,其中電能下跌24.5%的一款更出現電池膨脹,令機身厚度增加4毫米,應該避免使用。

消委會補充,部分支援快速充電的外置充電器效率相對較低,電池使用時會較熱,亦會加快電池老化的速度。

消委會建議使用者盡量把充電器電量維持在10%至90%之間,避免讓電池完全放電或長期充滿電;完成充電後應盡快把充電器的插頭拔出,閒置充電器時電量最好處於較低水平;若發現外置充電器出現任何異常情況,例如充電時或使用時出現過熱或電池已經膨脹,應立即停止充電及使用。

內地小米贏日韓名牌

根據消委會測試結果,小米Mi(199元)、SONY(409元)、SAMSUNG(三星)(498元)及mophie(398元)的4個樣本通過全部安全測試,並獲整體評分達滿分(5粒星)。

在同獲5星的牌子中,價錢以小米充電器稱得上最抵,比日韓名牌SONY及SAMSUNG(三星)平一半。

海關表示,早前接獲相關機構轉介,指市面上有懷疑不安全的外置充電器出售,海關近日隨即在多區進行巡查行動,勒令兩間零售店舖將27件懷疑不安全的外置充電器儲存於指定的地方。海關指將會測試相關的手機充電器是否安全,並會繼續巡查行動,保障消費者安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