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非凡五年之鐵腕治吏】反腐無死角 清風順民心

2017-09-20
■中央近五年頒佈了一系列立足根本、着眼長遠的制度措施,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治標走向治本。 資料圖片■中央近五年頒佈了一系列立足根本、着眼長遠的制度措施,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治標走向治本。 資料圖片

不敢腐目標初達 不能腐制度漸成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角度,以前所未有的憂患和緊迫感,用刮骨療毒、猛藥去疴的決心和勇氣,掀起了新中國建政以來規模最大、涉及層級最高、形勢最複雜而成效也最顯著的反腐敗鬥爭。據不完全統計,迄今250餘名中管幹部被查,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中三十多個委員和候補委員落馬,周永康、孫政才、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蘇榮等超級「大老虎」被縛。鐵腕懲貪同時,中央亦以雷厲風行的姿態革新吏治,痛擊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沉疴頑疾,並積極推進法治反腐、制度反腐。近五年來,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官場生態呈現全新氣象。■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

7月24日傍晚,一則簡短的快訊震動海內外:鑒於孫政才同志涉嫌嚴重違紀,中共中央決定,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孫政才是十八大以來落馬的首位現任政治局委員。五年來,中央鐵腕反腐,上不封頂,此前已經陸續查處了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蘇榮等國家領導人級的高官。周永康更是30多年來首位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被查官員,打破了所謂「刑不上常委」、「退休即安全」的慣例。

精英無特權 國法面前皆平等

反腐不定指標、不留死角,打虎規模空前。從2012年12月6日,新科中央候補委員、時任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接受調查起,到2017年8月27日,中央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組長莫建成落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已經有34人被查,其中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各17人,人數佔中央委員會成員總數近一成,更是超過前六十餘年落馬中委人數總和。有輿論評價說,躋身中央委員者,均是頂尖的政治精英,或主政一方、或獨當一面,身居高位、手握重權,而這34人被查再次說明,黨紀國法面前人人平等,黨內沒有「特殊黨員」,更沒有什麼「鐵帽子王」。

打虎拍蠅雷霆萬鈞,正風肅紀馳而不息。據不完全統計,迄今中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50餘人;打虎無禁區的同時,拍蠅亦零容忍,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給予紀律處分已超119萬人,在強大震懾下,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

與此同時,五年來中央積極推進法治反腐、制度反腐,頒佈一系列立足根本、着眼長遠的制度措施,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治標走向治本:從出台《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提出黨員行為的高標準,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劃出紀律底線;從出台首部黨內問責條例,實現問責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到修訂《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印發《關於防止幹部「帶病提拔」的意見》等,打造從嚴治吏、嚴格幹部選拔任用的完整鏈條;推出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加大自我監督力度,淨化黨內政治生態......5年來,黨內法規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共出台或修訂近80部黨內法規,全面從嚴治黨越來越有規可循、有據可依,不能腐的制度正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

參考華經驗 西執政黨設紀委

反腐風暴換來日漸清朗的政治風氣,也得到了外界的高度關注和好評。英國「48家集團」副主席基思.貝內特高度讚揚,中國目前的反腐鬥爭,既不是曇花一現,也不是花拳繡腿,而是長期不懈的政策。多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均表示,中國的反腐經驗值得借鑒。在西班牙,有着41年歷史的執政黨人民黨決定設立類似中央紀委的黨內監督機構「人民監督辦公室」,並稱這正是仿效中國共產黨的反腐措施和機制,設立了一套地道的西班牙版「紀委」制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