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
上周恒指主要於高位好淡爭持,全星期於28,260至28,626水平窄幅上落,累升18點,日均成交增至950.9億元。本周觀望「十九大」開幕,料整固格局不變。本周內地將公佈一系列經濟數據,包括第三季經濟增長、通脹、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及零售銷售增長,早前社科院估計第三季經濟增長約6.8%;另外料市場聚焦「十九大」會議會否公佈新一輪國企混改及雄安新區細節,對相關板塊或有支持。外圍方面,企業相繼公佈第三季業績,本周包括大摩、高盛及通用電氣都會公佈季績。預料本周恒指於28,200/28,800上落。
普惠金融不影響去槓桿
股份推介:中共「十九大」會議將於本月18日舉行,在這個五年一度的中國政治盛事,料無論在政治或經濟上都會帶來啟示。預計中央會重申於2020年將2010年GDP增加一倍的目標。
貨幣政策方面,人行於月初預告明年定向降準,主要針對普惠金融進行支援,明年大部分銀行都可享最多1.5%的存款準備率下降,以支持農村地區、微小企業的貸款,反映中央支持普惠金融發展,以及帶動資金流入實體經濟。不過,筆者認為,在穩經濟的前提下,金融去槓桿仍然是國策方向之一,尤其是處理表外理財產品及場外配資,有助減低金融風險,料中央不會特別放鬆貨幣政策,仍主要以公開市場操作來調控流動性。
企業發展方面,中央近年傾向在各個行業製造巨無霸國企,以提升企業的營運效率及增加企業在海外的競爭力,例如以南北車合併的中國中車(1766)、近期則有國電及神華(1088)重組,料中央會繼續推進裝備、煤炭、電力、通信等領域的國企改革。
另外,大型綜合民企對外併購似乎受中央整頓,原因是防止走資加劇及金融風險等,但對大型科網企業,包括阿里巴巴及騰訊(0700)等,由於有利經濟轉型升級,電商業務亦有利微小企業發展,相信會繼續受惠政策支持。(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及筆者未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