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心康理得】師生共建「希望感」

2017-10-30

因為工作關係,我有時會遇到一些大學生或中學生,和他們閒聊時,我最愛問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你的興趣是什麼」,另一個是「你希望將來做些什麼」。和他們討論這兩項話題,能讓我了解新生代的喜好及願望,不至於與世代脫節。

可惜的是,我發現越來越多學生對於這兩個問題啞口無言,原來有些青少年完全說不上自己喜歡什麼或將來想做什麼,只是日復日地營役,沒有清晰的希望感,也沒有感受到生活裡有多大的憧憬或喜悅。

高希望感激發推動力

心理學家Snyder曾經提出「希望感理論」(Hope theory),指出希望感(Hope)等於人們達成目標的動機,加上達成目標的方法。舉個例子,例如文憑試考生對於大學某些科目抱持希望時,他們多數不會被動地等待,而是會努力,主動尋求考入那些大學科目的方法。

根據這個理論,擁有希望感會帶給人們許多推動力,例如會令學生更努力學習。有研究甚至發現,擁有高希望感的運動員會比擁有低希望感的,表現得更優良。高希望感並且有助身體健康,因為擁有高希望感的人士,會願意做更多預防生病的措施;忍受病痛的能力,也比低希望感的人士強。

希望感並且與意義感相關,擁有高希望感的人士對於未來有比較正向的期待,和人際溝通方面也會比較正面。

師長不指責 鼓勵「發夢」

話說回來,不但是我觀察到有部分青少年說不出自己的喜好及希望,也有教師反映了這個情況-他們任教的學生裡,有些學生明言感受不到希望,也不知道將來可以做什麼。

令學生缺乏希望感的原因可能非常複雜,例如包括社會過度重視學生學業成績、學生的視野及接觸面不夠廣等等。

作為師長,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指責沒有目標的青少年,或對住他們生氣,而是要盡量鼓勵他們多思考或觀察,了解自己真正喜歡什麼、什麼活動可以令自己積極投入,從而推動他們「發夢」-建構希望感。青少年可以嘗試多點接觸不同事物,例如參與校外活動、比賽或考察等,讓生活有多點變化。

周星馳在電影裡曾經說︰「沒有夢想,和一條鹹魚沒有分別!」現實中未必如此誇張,沒有夢想就等於生活如鹹魚般是死的。只是,希望感低的確會令我們沒那麼快樂,或者沒那麼有生活目標。

祝願今天起,大家都學習讓自己擁抱更多希望吧! ■香港心理壎芛|教育主任 曾媚

輔導服務︰3583 1196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