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鄭治祖)特區政府將於明年2月28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工聯會昨日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建議書,促特區政府以豐厚的財政儲備改善民生,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寬減全年差餉、薪俸稅、個人入息稅,及為輪候公屋者提供租金津貼等。
工聯會昨日向陳茂波提交題為《善用盈餘、投資未來、扶貧助弱、拉近距離》的建議書。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在會後表示,今年經濟環境不俗,料特區政府的財政盈餘將逾1,000億元,庫房充裕。因此,工聯會建議政府善用盈餘及財政儲備,改善市民生活質素,拉近貧富懸殊,並推動本港產業多元發展。
增補貼加速取消對沖
改善勞工權益方面,特區政府早前預算未來10年撥出79億元,以補貼並支援僱主逐步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工聯會建議加大有關預算至150億元。吳秋北指,希望透過加大補貼額,令取消強積金對沖能更快實施。建議書亦提倡延長產假至14周,並預留100億元設立產假基金,以應付延長產假的補貼。
工聯會亦建議特區政府推出多項紓困措施,包括公屋免租一個月;寬減全年差餉,每戶每季上限2,000元;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75%,設上限兩萬元;以及額外發放一個月綜援金、低津、長生津、生果金和傷殘津貼。
住屋問題方面,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由於公屋輪候時間長,現時不少基層市民要住在租金高昂的劏房,租金佔大部分入息,故建議政府「三管齊下」改善現況,包括為輪候滿3年的合資格公屋輪候者提供每月1,880元租金津貼、實施租務管制,並徵收物業空置稅。她認為,雖然相關措施或引起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反對,但政府應該有魄力。
設補償基金惠自僱者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則提到,近年工業意外頻生,惟現時僱傭保險不包括自僱人士及自由工作者等,故工聯會建議設立「中央職業保險補償基金」,讓他們獲得基本勞工保障。
長者福利方面,工聯會建議將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盡快擴展至廣東及福建養老計劃下的港人長者,令現時逾兩萬名長者受惠,並將生果金免審查門檻降至65歲。
建議書又提到,特區政府應大幅增加銀髮債券發行額,一方面推動本港債券市場,一方面為退休長者提供穩定投資回報,避免他們的養老積蓄被通脹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