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立會補選與「兩會」撞期 顯示公職人員應認識國情

2017-12-08

龍子明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

立法會補選日子,竟然與「兩會」這樣的國家政治大日子撞期,反映特區建制部分公職人員欠缺國家意識。香港回歸後已經納入國家治理體系,選管會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轄下機構,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建制,絕對不能「獨立」於國家治理體系之外。所以考慮補選問題時,應該考慮「一國」,考慮「兩會」的憲制地位,這是嚴肅的大是大非問題。

選管會上周刊憲,確定立法會4個懸空議席的補選定於明年3月11日舉行。由於補選日期正值全國人大及政協「兩會」舉行期間,引起社會各界不滿,紛紛提出中肯客觀的批評意見。

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希望選管會交代為何堅持在3 月11日舉行補選。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指出,選管會在選擇補選日子時,唯獨沒有考慮到國家召開「兩會」,反映部分人對國家政治傳統認識不足。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指出,無論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委員都有責任參與「兩會」會議,以及在補選投票,屆時大家要無奈地兩地奔波。 

選舉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是要確保選舉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就需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不能忽略國家方面的因素。

補選在「兩會」期間舉行顯然錯誤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協全體會議每年在北京隆重舉行一次,會期都是在每年三月的月初到月中,這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之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在「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要深入討論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民生的重大事項,要提交議案,暢所欲言,批評問責,建言獻策,表達民意,顯示民智,共商國是,共謀民利。「兩會」制定國家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政策,明確今後一段時間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眾多領域的施政方略。代表、委員在「兩會」期間都盡量不請假,以專注會議及認真履行好代表和委員的職責。選管會竟然安排補選在這段期間舉行,顯然是錯誤的。

每逢「兩會」,世界各國都高度關注,實際上就是關注中國。外國人關注中國,渴望了解中國,香港更有必要關注和了解「兩會」,以審慎理智的心態來看待「兩會」。

香港有36位全國人大代表、2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都是社會各界領袖及知名人士,當中有不少是政黨和社團的負責人,他們既要上京開好「兩會」,又要參與立法會補選的助選及投票,難以兩頭兼顧,很可能為了確保「兩會」而不得不放棄香港的選舉工作,這樣就很有可能影響到選情,令到選舉的公平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選管會不能「獨立」於國家治理體系

有公職人員在回應質疑時稱,日期是由選管會決定,而選管會是獨立的法定機構,沒有更改空間。這種思想,其實流露出了部分公職人員的思想,即落實「一國兩制」,香港自己顧自己就行了,對「一國」的嚴肅問題怎樣處理,香港在「一國」中的憲制地位是什麼、怎樣尊重「一國」,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但是,香港回歸後已經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就應當深刻理解「國家」的含義。香港固然是「特區」,但卻是「國家下的特區」,一切行為準則,都必須符合香港納入國家治理體系的要求。選管會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轄下機構,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建制,絕對不能「獨立」於國家治理體系之外。所以考慮補選問題時,應該考慮「一國」,考慮香港回歸後就已經納入國家治理體系,這是嚴肅的大是大非問題。

香港的選舉,其實就是落實全國人大通過的基本法所規定的憲制安排,香港選舉的法律地位,絕對不可能高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因為如此,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會議在這個階段都會休會,立法會也不會舉行全體會議。地方的會議讓路予全國最高權力機關的會議,體現出中國憲法的原則和精神。所以香港考慮補選問題時,應該考慮「一國」,尊重全國人大會議的法律地位。

香港公職人員應學習憲法和基本法

一次立法會補選日子,竟然與「兩會」這樣的國家政治大日子撞期,反映特區建制部分公職人員欠缺國家意識。某任選管會主席退任之後,談到如何看待「佔中」的態度時說,「若年輕五十年我一定去」。這說明一個問題,一個受過法律訓練的公職人員,可以完全不講法治原則,不講法律。如果選舉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有這種心態,確定立法會補選日子,怎麼會考慮「一國」,尊重全國人大會議的法律地位呢? 

而且,立法會補選日子,是否選管會一個負責人可以決定呢?如果稍微有諮詢,都不會定這個日子,這意味着選管會確定立法會4個懸空議席的補選定於明年3月11日舉行,是完全沒有諮詢。

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的憲制基礎,是香港繁榮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時強調:「要加強香港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香港作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是國家的一部分,在確定補選日期時未有考慮「兩會」的因素,這反映部分公職人員對國家的政治情況認識不足,或者是重視不夠,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增加了解。香港公職人員學習憲法和基本法,有利於增強國家認同,有利於落實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