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反腐無「盲區」 監督全覆蓋

2018-01-09
■各省區市步入監察體制改革「施工高峰期」。圖為黨員幹部在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心接受警示教育。 資料圖片■各省區市步入監察體制改革「施工高峰期」。圖為黨員幹部在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心接受警示教育。 資料圖片

各省區市步入監察體制改革「施工高峰期」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在總結北京市、浙江省、山西省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2017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監察開始向全部公職人員覆蓋。

遼寧首批縣級監察委在丹東成立、湖南首家監察委洪江市監察會誕生、安徽首家監察委五河縣監察委誕生......中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進入「快車道」,一張覆蓋全部公職人員的反腐敗「網絡」越織越密。

監察體制改革將有效消除反腐敗「盲區」。受訪專家認為,改革前,紀委對黨員進行監督,難以覆蓋全部公職人員;而作為政府內設機構的監察部門,對一些不在公務員序列但行使公權力的人員難以監管。

一些省市在試點中,將監察對象擴展到六大類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即:國家公務員法所規定的國家公職人員;由法律授權,或由政府委託來行使公共事務職權的公務人員;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體育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群眾自治組織中的管理人員;其他依法行使公共職務的人員。

數據體現改革紅利

分析人士指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在實現黨內監督全覆蓋的同時,建立國家監察機構,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真正把公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體現了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內在一致、高度互補。

數據顯示,改革後,北京市監察對象達到99.7萬人,較改革前增加78.7萬人;山西省監察對象達到131.5萬人,較改革前增加53萬人;浙江省監察對象達到70.1萬人,較改革前增加31.8萬人。

浙江省紀委書記、省監察委主任劉建超介紹,全覆蓋的改革紅利在反腐敗工作各個方面都形成了倍增效應。2017年1月至10月,浙江全省處置問題線索數同比上升77.1%,立案數同比上升0.9%,處分數同比上升8.8%;追回外逃失聯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23名。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底,山西省各級紀委監委監督監察對象共計297萬人,其中「關鍵少數」有16.7萬人,非黨員對象53.9萬人。

山西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任建華表示,通過擴大監察範圍,實現了由監督「狹義政府」到監督「廣義政府」的轉變,構建了全面覆蓋公職人員的監察體系,強化了反腐敗的威力。

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的成功,讓山西從「腐敗重災區」變成了「反腐試驗田」,破繭化蝶。山西各級幹部普遍認為,山西作為改革試點之一,最受益的是山西廣大幹部群眾,為山西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提供了寶貴契機。

權威高效顯制度優勢

與此同時,監委查辦案件中,「權威高效」的制度優勢充分彰顯。許多原來沒「啃」下的案子,如今快速查結,檢察機關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平均用時2.3天和22.5天。

目前,中國各個省區市正進入監察體制改革「施工高峰期」,正抓緊審議通過改革方案,扎實推進人員轉隸、機構設置、制度建設等各項工作,一些地方人大換屆較早的地區已陸續組建成立監察委。

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監察法草案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兩次審議和一次公開徵求公眾意見,也將在今年3月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表示,監察委未來履行職能,將是一個全新體制,需要行使比較全面的調查權。「整合反腐敗資源力量,形成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反腐敗體制,將加快形成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馬懷德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