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內地新規頻發 瞄準金融科創

2018-01-15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預期,今年金融監管力度將會更強。■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預期,今年金融監管力度將會更強。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2018年伊始,內地在金融監管上延續了去年的嚴格勢態,「一行三會」接連發文對外釋放不會放鬆的信號,貸款業務、房地產調控以及市場投資都被列為靠前的需監管部分。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今年金融監管力度將會更強,涉及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等幾乎全部重要領域,而監管重點還會放在金融科創領域上,目的是要達到重塑金融生態。

去槓桿續成主基調

中國銀監會9天內發佈了三個管理辦法兩個通知,平均密度高達2天一新規。業內稱,銀監會發佈的監管措施中,新增內容佔比較大,監管範圍大幅擴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涉及貸款產品部分在監管文件中均被多次提及,包括委託貸款業務、信貸政策、個人住房貸款、自營貸款承接風險、規範放貸等,證明了金融去槓桿是銀監會主基調。

此外,中國央行、中國保監會和中國證監會就投資市場方面相繼發佈管理新措施。央行等聯合「三會」發文要求控制債券融資高槓桿,保監會下發通知意在防止險資成為槓桿資金。中證監上周在新聞例會上指監管新規是明確「三類股東」審核標準,亦強調了股東不能存在高槓桿行為。

國泰君安認為,目前金融監管的大背景便是金融去槓桿,隨着「一行三會」等監管機構針對銀行、保險發佈一系列監管意味着金融擴張周期迎來分水嶺。

堅決取締「偽創新」

宋清輝向本報記者表示,今年在原有金融領域強監管的基礎上,對金融科技領域的監管或成為重點。金融科技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亦帶來特定風險。例如互聯網金融行業多頭借貸,一些平台打着創新的幌子卻沒有真正回歸金融本質,危及行業發展。

記者留意到,銀監會在《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中,提到了創新業務需接受接管。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解讀,當前一些金融亂象,正是部分金融機構以創新之名行套利之實,擾亂了市場秩序。對此銀監會將列出明令禁止的負面清單,對於「偽創新」要堅決予以整治和取締。

展望2018年監管期待到達的效果,宋清輝指出,從開年起便有多個部門聯合出手來看,只有多管齊下才會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金融業的發展需要確立長遠發展大計,因此必須讓監管長上牙齒,重拳出擊,行業才能夠盡快重回正軌。「嚴監管」繼續是2018年的金融領域關鍵詞,這樣有助金融生態的健康重塑。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