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工藝人大多不諳字畫之理,泥性和刀技卻十分熟悉。 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樹勇 攝
在中國陶瓷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說。在明代粗陶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建水紫陶,經複雜的傳統工藝流程加工製作而成,其中,拉坯是絕活,刻填是技巧,書畫是靈魂,磨光是工藝,帖與簡則是文化。
建水紫陶精工細作,尤重裝飾,各地名陶多從造型和品種上下功夫,而把書畫搬上陶器,似乎是建水紫陶獨出。在紫陶上寫字繪畫,必須用墨或顏料落於陶坯上,再用刀刻、以色泥填滿晾乾後入窯燒製,出窯後再多次打磨拋光,呈紫地鑲白或黑地鑲白的圖文,明快爽朗,典雅秀麗。從清末到現代,騷人墨客、文人雅士與工匠的傾力合作,精心打造,使建水紫陶成為集實用價值、審美價值於一體的高雅藝術品。尤其是窯工出身的紫陶工藝創始人之一向逢春,其山水、人物、梅蘭竹菊和各種字體,融匯各家之長,將「殘帖」和「淡艷」兩項工藝不斷推陳出新,使建水紫陶的裝飾工藝歎為觀止,成為標誌性裝飾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