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無論有人轉自內地紙媒的消息,或是私交朋友一股熱情傳來的繁體書信和資訊,通常都一番好意特別多費心思,擔心香港朋友看不懂簡體字,就鄭重把簡體文字轉換繁體以後傳過來;轉換方式,不知是不是親自一字一字打來,還是倚賴網上預設的軟件,電腦裡頭繁轉簡或是簡轉繁的確都同樣方便,不到一分半分鐘,無論三言兩語短句,或過千字長文,馬上都可以轉換得來,不過全篇文章沒有同音字還可以,一旦碰上兩字同音不同文意,電腦就會亂了陣腳出現麻煩了。
到底是機械性操作,只會照字譯字,不會理解到文章字句原意,照字譯字轉譯出來的句子便令人啼笑皆非。但是因為百分之九十以上文意通順,寫慣簡體字的朋友,看到打出來那個字多了筆劃,也就毫不懷疑是繁體,認為電腦錯不了,完全相信了電腦,由於印象中繁體字一定比簡體字多筆劃,看熟以後,下筆時碰上同音字,也就毫不猶疑憑記憶用上電腦轉換過筆劃較多那個繁體字。
於是「請你賞面」變成「請你賞麵」;「松花崗上」寫成「鬆花崗上」;「八千里路雲和月」寫成「八千裡路雲和月」;「不知所雲」原來是「不知所云」。
最常見而又最傷文意還是「在」和「再」,「隻」和「只」,「自由自在」寫成「自由自再」;「只許州官放火」寫成「隻許州官放火」。發現新大陸寫成「髮」現新大陸;「后來」譯作「後來」之後,皇后就寫成「皇後」了。說句笑話,如果以為皇后一定跟在皇帝「後」面,似乎也錯不了。
至於「的」寫成「滴」,才教人一頭霧水,奇怪的是臉書上許多自幼接受繁體教育的年輕一輩,都愛寫成「我滴」、「你滴」、「親愛滴」,繁中之第一繁,這字真不知是怎樣來「滴」。
上述這些字,不止見於朋友筆談,最令人看不順眼的是字幕廣告或書刊唱片封套裡都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