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特稿】中美對抗變對話避免雙輸

2018-05-23

繼月初北京「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磋商後,5月15日至19日,中美經貿代表團聚首華盛頓,進行「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和成果」的磋商。短短半個月內,中美對話漸入佳境。多位長期關注中美關係的專家認為,從對抗到對話,再到此次簽署聯合聲明,達成一系列機制性安排,中美經貿合作邁出重要步伐,此次磋商將成為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中的歷史性事件,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表示,從北京磋商的「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到華盛頓磋商的「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和成果」,顯而易見,兩國的共同努力已經起了「化學反應」,成功避免了雙輸。

談判無論結果 成本低於對抗

「中美雙方能在短期內再次坐下來談,說明兩國都對深入溝通抱有相當大的誠意和期待,」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戰略經濟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說,「談判,無論結果如何,都比單純對抗成本低、獲利多。應該說,中美經貿磋商正漸入佳境。」

此次中方代表團訪美磋商,無疑邁出了化解中美經貿摩擦的歷史性一步。但也要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兩國經貿關係多年來的結構性問題仍需要時間。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傅強恩認為,儘管一兩次磋商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只要把短期的成功磋商與確立解決兩國結構性問題的可信程序結合起來,會讓外界對兩國關係良性發展增加信心和信任。

「全球化正處於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中美作為重要大國,有維持國際經濟治理結構的義務。」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說,中美通過加強對話溝通,進一步深化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必將給兩國乃至全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新華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