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穗頻拋橄欖枝 優化產業土壤

2018-07-02
■港科技界代表考察廣州黃埔區科創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攝■港科技界代表考察廣州黃埔區科創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攝

為促進穗港兩地科技創新機構的交流合作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廣州各個區域都開始使出渾身解數,向香港科技界和相關行業拋出橄欖枝。香港文匯報記者從廣州南沙區、黃埔區、天河區獲悉,過去一年各個區域不斷服務對接香港科研力量,為優質的科研成果在廣州實現產業化培育優質發展土壤。

與香港的合作,黃埔區已經形成三個設想。例如,首先設立粵港澳協同創新中心,依託清華大學珠三角研究院等機構,支持香港、澳門大學研發成果實現轉化;其次,打造粵港澳創業空間。在廣州百達豐廣場、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總部大樓等區域,為港澳人士在園區內創業提供免費場地和專業服務;第三,設立與香港科技合作專項,支持開發區企業與香港的大學、科研機構合作。

清華大學珠三角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德保表示,目前主要的障礙在於資金過河、人員過境、個人稅收等方面。廣州開發區在政策方面有一系列創新,可以從制度上突破,讓香港的科技人才來穗創業享有極大便利。廣州開發區已經搭建好了創新平台和大學研發平台,有2,000平方米現成的辦公場所,可供香港創業團隊隨時入駐。據透露,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預留有8萬畝建設用地,並且投入54億元用以支持科技企業在當地發展,這一力度在內地都非常少見。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首個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暨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在廣州天河區珠江新城成立。該「港澳青年之家」,首期攬獲5,000萬元的創新創業基金,優先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項目。目前已經有10個港澳青年創業項目落戶,300人次已參與投入運營。為了真正貼近「家」的支持力度,青年之家在籌備之初就打出一系列「組合拳」。不僅同時設立青年公寓、創業基地和實習基地作為功能配套服務基地,並下設創新創業部、會員發展部、港澳聯絡部等職能機構。

港科大人才攜優質項目赴南沙

作為穗港科技合作最富基礎的南沙區,多年來,區域內的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也被業界認為是粵港科技合作的傑出代表。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所長鍾韻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走訪調研中發現依託霍英東研究院,由南沙區青年聯合會牽頭重點推動的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是服務港澳青年在南沙創新創業的一個重要平台,特色在於側重「前端」需求,也就是大學生的實習就業和初次創業,南沙希望通過提供這一平台鼓勵更多港澳青年到南沙創業。

南沙不僅孕育出晶科電子這類企業典範,更讓一批香港科大的研究人員,把優質的研究項目不斷帶到南沙,實現其科研成果產業化的目標。

早在2007年,由霍英東基金會捐建的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正式落戶廣州南沙,是南沙的首家外資科研機構。鍾韻介紹,研究院成立後,每年都從香港科大的清水灣校區帶來多位教授及其團隊,在研究院位於南沙的36,000平方米、擁有大批實驗設備的實驗大樓內進行項目的產業化研究。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