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海尾峽谷,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層巒疊嶂、氣勢恢宏......一間美術館如同剔透的水晶石,鑲嵌在垂直聳立的百米崖壁邊緣,彷彿懸浮於山水之間。
這間名為「溶岩美術館」的弧形建築坐落於黔西南州安龍縣篤山鎮海尾峽谷北側一面垂直高度約165米的巨大岩壁之上,位置選取在接近懸崖頂端的一個自然塌陷區,如同為崖壁補齊缺失的一角。
據介紹,「溶岩美術館」是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的地標性建築,內部面積約800平方米,包含兩層展廳和會議空間,屋頂的戶外觀景平台與戶外登山步道相連,並完全對公眾開放。
隱入崖壁 不與山水爭鋒
「『隱』和『借』是貫穿設計全過程的關鍵詞。」美術館主創設計師、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副教授何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團隊力求讓建築嵌入環境,將美術館適當隱入崖壁,不與大山大水爭鋒。
同時,美術館借自然景觀之勢,將周邊環境「拉入建築中來」:美術館朝向峽谷的一面採用落地玻璃幕牆,完全融入山體之中;而背側和底層則有棧道串聯起場地中原有的山石。
從觀景平台望去,佔地約700畝的海尾峽谷呈口袋形,谷底自遠方流淌而來的河流蜿蜒至此轉入地下......山峰與河流盡收眼底。
「建築是勾連自然和人的紐帶」,談及建築與自然的對話,何崴表示,設計團隊希望實現人、建築、自然的共生關係--建築融入自然之中,又為自然提供新的氣息和活力;自然為建築提供強大的氣場、底圖和觀賞的對象,成為建築成功的關鍵一環;而人的存在使自然和建築具有明確的意義。
據了解,「溶岩美術館」目前基本竣工,正式開放後,將充分發揮其複合功能,同時滿足景觀、文化、商業配套服務等多種使用定位。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