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昨在港舉辦「開放的中國航空工業國際論壇」,主題為「新時代、新形象、新發展」。集團副總經理陳元先昨表示,是次在港舉辦論壇,旨在向本港介紹內地航空製造業發展,及探討中國航空工業在「一帶一路」等倡議下能否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亦期望可加強與香港科技界的合作,為內地航空工業發展增添新動力。
梁振英:港稅優利拓飛機租賃
論壇昨請來多位重量級嘉賓到場,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仇鴻、港交所(0388)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中金公司首席運營官楚鋼及空中客車中國首席執行官徐崗等。
梁振英在致辭時提到,在「十三五」規劃中,國家明確表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而在本港的航運事業不僅是海運、空運、客運、貨運,亦有一些與航空相關的高附加值服務業 ,如航空金融和航空法律服務等,他認為香港很有條件發展飛機租賃業務,加上本港早前亦有推出飛機租賃的稅務優惠政策,相信在內地航空和飛機生產業突飛猛進之際,亦有利本港高附加值服務業發展。
梁振英又引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要求香港在謀劃未來發展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他認為香港所長不僅是傳統的全融、貿易和專業服務,還包括利用「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相信有助發揮國際和國內的聯繫作用,在香港法律的知識產權保護下,搭建平台研發某些新技術,滿足國家所需。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董事長譚瑞松昨在論壇演講時表示,中國正在朝着「航空強國」目標奮進,而在國家改革開放及粵港澳大灣區機遇下,他相信內地航空工業唯有融入香港,主動追求多層次及全方位的合作,充分發揮科技、產業、區域協同融合優勢,才可以為中國航空工業不斷增添發展新動力。
至於內地航空工業將如何借力香港發展,譚瑞松透露集團將積極推進科技協同,發揮本港科研優勢,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同時積極推進產業協同,發揮本港國際化優勢,加快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日後集團亦會積極推進區域協同,發揮粵港澳企業集群優勢,助力大灣區蓬勃發展。
陳元先:港助對接資本技術人才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副總經理陳元先在論壇結束後受訪,他提到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航空工業亦迎來根本性轉變,例如航空工業剛起步時,主要面對的是對國內市場、國內經濟鏈、國內供應鏈,而時至今日航空工業已面向全球市場,同時供應鏈來自全球,資本來源亦趨全球化。
陳元先形容,航空工業稱得上為較「古老」的高科技產業,然而縱是新經濟公司亦要積極擁抱一些新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因此集團亦成立了不少基金及機構,去尋找及整合一些新技術,他相信在國際化進程中,香港已經成為了當前航空工業國際化運營的重要平台,主因在在本港這個國際化市場,不僅僅可為航空工業帶來資本對接,同時亦可帶來技術對接、人才對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