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港青房租壓力大 儲蓄有限難成家

2018-10-08
■胡綽謙。香港文匯記者劉國權  攝■胡綽謙。香港文匯記者劉國權 攝

「成家立室」談何容易?隨蚍蚖驤s連升,不少港青即使拚搏多年、收入尚算可觀,亦難以完成置業夢。有港青直言,租樓是現時青年人「離家」的唯一選擇,但每月房租已佔收入四成,變相儲蓄有限,難以負擔置業的高昂首期。

「200萬現在只可買個車位」

34歲的胡綽謙,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碩士畢業,現時獨自租住大埔區村屋。

他指,10年前已有置業計劃,因為當時樓價還未算太高,有信心可以與女友一同儲蓄以支付首期,惟計劃追不上變化。「近數年樓價急升,當時200萬、300萬可以購入一個單位,現在只可以買一個車位。」

因為居住空間不足、上班交通耗時等原因,7年前他選擇離家獨立生活,搬到位於觀塘區的茤苤C

他指,當時月租5,500元,鄰居不乏年輕人,「公屋的申請門檻太高,居屋及私人樓宇也需要儲首期,如果沒有『父幹』,我們年輕人其實沒有選擇,只可以租樓。」

他形容,租屋的年輕人欠缺保障,充滿不確定性,因為租約每兩年便需要續約,只要業主加租或不續租,又要忙於尋覓合適的房屋,也要動用一筆金錢以搬運傢具,動輒過千元。有經紀曾向他透露,觀塘區的租盤3天內一定能租出,即使環境差、地方細亦有人願意租住,反映需求龐大。

胡綽謙有計劃和女友結婚,二人現時月收入合共近6萬元,女友現時與家人同住,他則需要每月支付8,000元的租金,佔自己收入四成,必要開支水電煤也佔三成。他坦言,現時儲蓄約有20萬元,雖然足夠應付婚禮開支,但婚後只可繼續維持租樓現況,「沒有辦法,沒有那一筆錢付首期。買樓結婚可能是父母的期望,多於自己的期望,唯有再努力一點。」

他直言,特區政府將居屋售價與市價脫u,令他的置業計劃出現曙光,期望踏入40歲前成功置業。他又指,既然房子只供自住,不介意引入較嚴謹的轉售限制,讓折扣更相宜,「我覺得限制可以長些,不只於五年,可增加業主轉售的難度。因為補地價後居屋就可變成一個投資工具,已不是公營房屋。」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珈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