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填海個半世紀 築成東方之珠

2018-10-18

新增一個港島 容納27%港人和七成商業活動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涉及大規模填海造地,惟因不少市民對填海存在一些誤解,令計劃出現爭議。惟事實上,香港能由當年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現時全球其中一個國際大都會,填海造地一直是土地供應的重要來源。開埠至2016年,香港約有7,000公頃的土地都是透過填海取得(港島面積7,684公頃),佔香港已發展土地面積的25%(佔全港土地總面積約6%),填海土地容納了約27%的全港人口和70%的商業活動。

填海所創造的大片土地,可靈活地規劃適切用途,滿足社會發展需要。香港很多繁華地區的土地,都是依靠填海而來;在香港的新市鎮發展中,填海造地亦擔當重要角色,現時本港9個新市鎮中,其中6個即荃灣、沙田、屯門、大埔、將軍澳和東涌,均需要不同程度的填海造地才能建成;填海亦是運輸基建等重要設施的主要土地供應來源,如香港國際機場和西九龍文化區等。

香港文匯報綜合香港以往一些主要填海工程作出介紹,望市民能有更多資料,以釋除誤解與疑慮。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俊威、費小燁

人造機場島每小時升降48班機

填海是運輸基建等重要設施的主要土地供應來源,香港能夠成為全球經濟貿易中心及國際航空交通樞紐,去年處理客運量達7,290萬人次、貨運及航空郵件量逾500萬公噸的香港國際機場,擔當茪@個非常重要角色,而機場的土地,亦屬填海而來。

1980年代,位於九龍城的啟德機場容量已飽和,同時面對接近民居、無法24小時運作、飛航安全及擴建困難等問題,搬遷刻不容緩。政府於1987年重新研究新機場計劃。時任港督衛奕信爵士於1989年的施政報告中,制訂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宣佈興建新機場及相關配套設施,即後來的香港機場核心計劃。

上世紀本港最大規模基建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包括十項核心工程,包括在大嶼山赤P角興建新機場,建造連結市區、北大嶼山新市鎮及機場的機鐵、連接西九龍填海區及港島的西區海底隧道,以及發展東涌新市鎮作為新機場的後援城市等。

整個計劃建築工程歷時8年,耗資1,553億元,是香港歷史上至啟德發展計劃前,規模及耗資最大的基礎建設發展。

機場工程於1992年正式動工,位於大嶼山以北的人工島上,包括赤P角島、欖洲以及從填海所得的土地,總面積為1,255公頃。機場於1998年竣工,同年7月2日開幕,同月6日起正式運作。

機場去年的航空交通量達42萬架次(平均每小時48架次),跑道容量繁忙時間每小時68架次,逾120家航空公司在香港營運航線,往來全球220個城市,包括50個內地航點。現時在機場工作的員工有約7.3萬人,創造不少就業機會。

由於機場發展迅速,三跑道系統亦已在建造中,自2016年8月展開以來進展理想。項目填海拓地面積合共達650公頃,相當於34個維多利亞公園。

中環灣仔西九填出核心區

由填海而來的土地,除可供市民作居住用途,也可用作商業發展。現時中環、灣仔及西九龍一些著名地標如國際金融中心、灣仔會展新翼及西九文化區的所在土地,均從填海得來,香港能夠成為國際知名大都會,填海實在功不可沒。

中區填海計劃第一期是整個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最早展開的工程,於香港島上環與卜公碼頭之間,填造約20公頃土地,將中區海岸線向前伸展最高達350米,耗資27億元。

土地主要用途是興建機場鐵路香港站及擴展中環商業區。工程於1993年9月展開,1996年3月完成。現時中區填海計劃第一期包括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四季酒店、港鐵香港站、中環碼頭等。

灣仔發展計劃第一期工程是在會展以北建造一座約7公頃的人工島,用以興建會展新翼,當時耗資近6億元。工程於1994年3月展開,1995年10月完成。上址主要建築物除有會展新翼,更有旅客遊點金紫荊廣場。

西九填海跨油深兩區

西九龍填海計劃是於九龍半島的西面填海造地,以興建連接新機場的道路(西九龍公路)與鐵路(機場快線和東涌線),以及作為其他發展之用。其地域由昂船洲伸延至舊佐敦道碼頭附近,大部分土地由填海而來,面積334公頃,地區行政上橫跨油尖旺區及深水鶧洁C

西九龍填海區分為昂船洲、深水鶡銵]南昌站)、大角咀西(奧運站)及尖沙咀西(九龍站)四區。昂船洲原為維多利亞港西部一個島嶼,填海後與九龍半島連陸。

深水鶡镼豪茯O幾間小船廠的所在地,大角咀西原址為油麻地避風塘,現時兩地均成為新興住宅區。九龍站上蓋的發展計劃包括住宅及商業項目,當中有全港最高的環球貿易廣場。九龍站南面則發展成現今的西九文化區。

填出來的將軍澳住40萬人

香港9個新市鎮中,其中6個靠填海造地建成,將軍澳是其中一個,總發展面積約1,718公頃。根據去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將軍澳所屬的西貢有46.37萬人口,佔全港人口的6.3%;據2016年的中期人口統計,將軍澳新市鎮的人口就達39.85萬人。

將軍澳英文舊稱Junk Bay,原指鯉魚門附近的海灣。將軍澳新市鎮除了近山及較早開發的土地,包括翠林h、景明苑、康盛花園、靈實醫院、怡心園、清水灣半島以外,大部分土地即由此海灣填海得來。

80年代中開始發展

新市鎮位於西貢區的西南部,南望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整個將軍澳新市鎮區域行政上屬西貢區。新市鎮的發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中期,可分為八個區域,包括寶琳、翠林、坑口、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小赤沙、大赤沙及百勝角。

新市鎮中最早開發的是翠林一帶,其次到寶琳及其南部的景林h一帶。1990年代中期,待坑口一帶的原居民遷走後,政府在當地興建厚德h,並用作安置原來在調景嶺的居民及牛頭角臨屋區的住戶。將軍澳市中心一帶的尚德h、唐明苑等,在1990年代後期才開始入伙。

現時將軍澳的發展主要是房屋及社區設施。寶林、翠林、坑口、康城、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基本上皆屬住宅區,建有公屋、居屋和私人屋苑。在屋苑基座通常設有商場,方便居民購物。

港鐵將軍澳線北角至寶琳段於2002年8月,以及將軍澳與康城支線於2009年7月通車後,將軍澳新市鎮的對外交通更為便捷。

沙田填海 人口冠18區

沙田位於新界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涵蓋火炭以南、大圍以北的城門河兩岸土地,原稱瀝源,於上世紀70年代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根據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沙田區有65.9萬人口,是全港十八區中人口最多的分區,區內主要為住宅用地,逾60%人口居於資助房屋。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3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之一,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

為應對香港人口不斷提升,香港政府於1960年決定發展衛星城市計劃,將沙田規劃成為一個衛星城市,並於1961年定下首份分區發展大綱圖。

惟直至1973年,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才正式開始,收回多個原居民鄉村及沙田機場的用地,並進行在沙田海及城門河兩岸大規劃填海工程。

馬料水填海再造一個第一城

1979年,沙田墟發生嚴重大火,整個墟市成為廢墟,因此政府將沙田墟清拆,以配合沙田新市鎮的發展計劃。1980年代,政府決定擴大原先規劃容納大約36萬人的規模,並將馬鞍山納入沙田新市鎮發展的一部分,使沙田區發展至現時的規模。

另外,特區政府早前研究在5個近岸選址填海,唯一作住宅發展的沙田馬料水填海計劃,顧問完成技術可行研究報告,填海規模可達60公頃,連同沙田污水處理廠重置後騰出的28公頃土地,可興建1.1萬個住宅單位,規模相當於太古城或沙田第一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