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停牌逾三載 漢能擬轉戰A股

2018-10-24
■消息指上月證監會就漢能薄膜發電的調查進行聆訊,監管當局可能在未來數周就該公司能否繼續在聯交所上市作出決定。圖為漢能薄膜發電前主席李河君。資料圖片■消息指上月證監會就漢能薄膜發電的調查進行聆訊,監管當局可能在未來數周就該公司能否繼續在聯交所上市作出決定。圖為漢能薄膜發電前主席李河君。資料圖片

母公司擬每股5元提私有化 小股東解套現曙光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殷考玲)自2015年5月起停牌至今的漢能薄膜發電(0566.HK),其小股東手上股份有望解套。漢能薄膜發電母公司漢能移動能源控股昨日發出聲明,決定對漢能薄膜發電提出私有化,收購價格每股不低於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換置,並稱私有化後有意將漢能在A股上市。

持有漢能薄膜發電約47.8%股權的漢能移動能源稱,由於漢能薄膜發電停牌已經超過三年,為保護中小股東利益,本月12日向其發出了私有化建議,後者於上周四(18日)召開董事會進行了研究,並一致同意母公司提出的私有化建議,漢能薄膜發電將按照相關法律程序報相關機構審批。

市值料逾2100億 潛在溢價28%

聲明指,以該股停牌前3.91港元計算,該公司市值為1,647.8億港元,收購價有近28%的潛在溢價。如以每股5港元私有化價格計算,其市值則達到2,107.2億港元。不過,漢能薄膜發電股價最高峰曾達每股9.07港元,與私有化每股5港元比較,則有近45%折讓。

事實上,上周五已有外電報道指,上月香港證監會就漢能薄膜發電的調查進行聆訊,監管當局可能在未來數周就該公司能否繼續在聯交所上市作出決定。此外,若尋求復牌,漢能薄膜發電須向證監會董事局提交披露文件,當中需要提供有關該公司、其活動、業務、資產、負債、財務表現及前景的詳細資料,以釋除導致證監會暫停漢能薄膜發電股份買賣的疑慮。

漢能薄膜發電停牌逾三年,事件起因要由2015年初該股股價暴漲說起,同年2月其股價高見9.07港元,市值由千多億港元急增至3,000多億港元。

停牌前股價曾暴漲逾倍遭查

惟同年5月遭香港證監會調查,股價自此一落千丈,直到5月20日急瀉至3.91港元停牌,及後7月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市場估計與監管機構關注該股高比例的關聯交易有關。

漢能薄膜發電於2015年5月停牌後,同年7月被剔出恒生環球綜合指數、恒生綜合指數及恒生中國內地100。

直到去年9月,香港證監會在香港原訟法庭取得針對漢能薄膜發電前主席李河君和四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取消資格令。其中李河君不得擔任香港任何上市或非上市法團的董事或參與法團管理工作,為期八年。同時,香港證監會要求李河君敦促其漢能控股等公司結清所有對漢能薄膜的應付款項。

稱提前年半清還受擔保債務

今年4月,漢能薄膜發電曾公佈申請復牌的進展,該公司稱已向證監會提交披露文件,以滿足部分復牌條件。同時又披露,漢能聯屬公司較原定時間提早一年半還清所有受擔保債務。此外,該公司又稱上游及下游業務,近年取得理想進展,自去年起,訂立多個「移動能源產業園」大額設備及服務銷售合同,在地方政府通過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打造薄膜電池技術研發、高端裝備製造等業務,以開拓多元收入。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