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特稿】去博物館「格物」 從古董中「致知」

2018-11-08
■同學在欣賞古卷。香港文匯報記者詹漢基  攝■同學在欣賞古卷。香港文匯報記者詹漢基 攝

佛教黃允畋中學校長葉偉儀唸歷史出身,本身的中史知識很多時候是從博物館學來的。

談起1998年於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的「天工開物-中國古代科技文物展」,他興致勃勃地介紹「指南車」,「一直以為指南車是利用磁鐵辨別方向,展後才發現,原理是車輪轉動帶動齒輪,讓標誌桿自動調整,永遠指向一個方向。真的讓我歎為觀止,長知識了!」

談到展品,他又分享到湖北省博物館參觀的經歷,「我原以為『越王勾踐劍』很長,」他雙手比劃出約五十厘米的長度,笑言「原來只有這麼短。」

實物拉近與「歷史」距離

他認為不只是學生,連老師也會被書本所「誤導」,「印象中,古代的鼎很大,然而當同學見到實物,再跟他們說,『鼎其實是用來BBQ的』,將歷史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自然會拉近學生與『歷史』距離。」腦海印象與現實展品對比,體會變得深刻,更能勾起同學的求知慾。

葉偉儀指出,被稱為「古董」的箭頭、破碎瓷器價值未必很高,即使是複製品,若能讓人拿起來感受一下質感、重量,自然會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他打趣說,「拎把越王勾踐劍模型玩下都過癮啦!」

葉偉儀與中史科老師倪文娟不約而同認為,香港的博物館其實辦得相當不錯。被問到歷史博物館、文化博物館的常設展覽,在成年人的世界似乎「無人問津」,葉偉儀卻表示,「我帶唸小學的兒子去,他玩得非常開心!」倪文娟亦認為,常設展覽不會過時或浪費,很有教育意義。■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