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通識把脈:保育文物古蹟 面對嚴峻挑戰

2018-12-10

我們談生活質素,除了維持我們物質生活的經濟範疇外,充實精神生活的文化層面亦不可或缺。能否好好保育古物,傳承文化,是重要衡量指標之一。然而,現時要保育文物古蹟,正面對不同的挑戰。

風化酸雨 侵蝕沖刷

首先有外在環境的挑戰,包括自然的及人為的。在自然環境方面,文物古蹟,尤其是戶外的,易受氣候環境影響,造成損耗及破壞。其中在潮濕地區要保存文物,就遠較乾燥地區困難,例如溫度及濕度高的東南亞地方,文物易腐朽,不利保存,著名例子就是柬埔寨的吳哥窟,自昔日破落後,被熱帶雨林植物覆蓋,至近代才被世人挖掘出來。

自然環境的挑戰還有風化及酸雨侵蝕等問題,如印度泰姬陵、中國四川樂山大佛等古蹟,長年被酸雨侵蝕,已漸變樣。

人為破壞亦為文物保育的一大威脅,如近年烽煙四起的敘利亞,古城阿勒頗被戰火蹂躪得體無完膚;又如阿富汗巴米揚大佛,2001年被極端回教組織塔利班炸毀,皆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大損失。

都市發展 古蹟讓路

此外,有時為了迎合都市發展需要,古物古蹟亦被迫讓路。位於鬧市中的古蹟,因未能配合社區新發展,被迫拆卸或重建,例子有由中區遷到赤柱的美利樓。1980年代初,因應中環填海工程,美利樓被拆卸並遷到赤柱重新「堆砌」起來。

此外尚有於港鐵沙中線工地上發掘出土的龍津橋,因其位置正好在鐵路站上,恐怕亦難原址完整保存。

保育及修復文物,需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才及技術,包括歷史、考古學、化學、建築、手藝等,所以要有專業技術員及工匠參與。否則貿貿然對古物古蹟動手修復活化,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更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例如一直封閉,與外界隔絕,幾乎處於真空狀態的敦煌石窟,到近代一旦被打開,原來色彩斑爛的壁畫,很快就因氧化受潮而剝落。有賴文物修復工作者的努力,方能勉強再現原貌。

文物的損毀程度亦是一大挑戰。出土文物若損毀太嚴重,難以修復。例如深埋地下二千多年的兵馬俑,出土時都支離破碎,要完全修復 ,是一大挑戰。

■劉尚威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