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金發局倡「壽險通」拓內地

2018-12-18
■金發局簡介《提升香港作為領先人壽保險中心的地位》報告內容。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金發局簡介《提升香港作為領先人壽保險中心的地位》報告內容。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提7項建議 提升港領先壽險中心地位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金發局昨日發表題為《提升香港作為領先人壽保險中心的地位》的報告,提出七項建議以提升香港作為領先人壽保險中心的地位。當中最受矚目的是該局建議設立「壽險通」,以擴大對內地的保險銷售業務,並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及「一帶一路」倡議。金發局的人壽保險工作小組主席馬崇達表示,「壽險通」目前只有框架構想,仍要與中央磋商相關細節。

「壽險通」的理想,是容許內地人在內地購買本港的壽險產品。馬崇達期望,本港保險公司未來可以合作模式擴大內地的保險銷售業務。他又指,應容許具適當資格的壽險機構,在3年內或更短時間,可以全資持股獨立人身份進入內地市場,從而提升本港保險的吸引力。

與大灣區「帶路」協同效應

金發局成員馬雪文表示,設立「壽險通」可與大灣區的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產生協同效應,但內地或要考慮人民幣流出的問題。

對於最近有一兩間再保險公司不再在本港設立地區總部,馬崇達表示,原因包括本港的生活環境不宜居、以及缺少稅務優惠等,但強調香港仍有很多間人壽公司的區域總部,反映本地仍有一定吸引力。他認為,再保公司離開本港涉及多種因素,包括生活水平因素、其他司法區域提供稅務優勢等。香港若沒有清晰的策略,將喪失國際壽險中心的地位。

至於內地計劃在3年後、即2021年放寬給外資壽險機構以全資持股身份進入內地市場,馬崇達表示,目前細節未有公佈,但相信整體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該局又指,進入內地市場優惠待遇,也有助提高香港的吸引力。

鼓勵保險集團在港開總部

金融發展局發表報告,就振興香港人壽保險業提出七項建議。除了設立「壽險通」外,也建議擴大現有的國際稅務協定網絡;提供適當的稅務優惠措施,以鼓勵保險集團在港開設地區總部;提供更理想的退休醫療及財政支援,以創造促進健康長壽的共享價值環境;推動本地開發及應用保險科技;吸引及培育保險業人才。

金發局主席李律仁表示,保險業對本港經濟發展貢獻良多,惟過去數年未獲重視。他認為隨着本港人口結構變化及壽險業務前景良好,本港有必要爭取跨國及內地壽險公司,在本港開設地區總部的機會,以鞏固及提升本港的優勢。

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17年本港保險機構共2,669間,就業人數83,665人,業務收益及其他收入共5,927.97億港元,分別較2016年增長1.18%、6.39%及15.52%。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