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內地消費多樣化 白領也愛拼多多

2018-12-31

棄競技式購物追求 尋高質量生活方式

剛過去的「雙十二」,主打實惠商品的拼多多成績亮眼,顯示出內地消費者對廉價商品的巨大熱情,也將今年以來有關消費升級還是降級的爭論推向一個新的高潮。事實上,便宜產品銷量大增,但高檔商品乃至奢侈品銷量亦不斷增長。業內人士和不同層級消費者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並不能單純的以價格來衡量消費的升降級,如果算上消費的合理性和便利性,各階層的消費者只是用不同方式來滿足自己最真實的需求。

■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

拼多多在今次「雙十二」的表現首次蓋過了淘寶的風頭。據拼多多數據顯示,截至12日早晨8:49平台GMV超越去年全天,從12月1日至12日的雙十二期間,平台總物流訂單數同比增長370%,訂單方面,家居用品訂單2.8億單,女裝9,000萬單,農產品訂單3,800萬單,全平台訂單超過6億。

在上海一家地產公司工作的湯小姐,今年雙十二就是貢獻拼多多業績的一分子,作為有房有車的白領一族,她表示「拼多多並沒有什麼不好,除了沒叫得響的牌子,到手的商品都還挺實惠的,比如1元(人民幣,下同)一包的大號抽紙、2元一卷的垃圾袋、9元一雙的棉拖鞋,還有各類價格低廉的水果等。」

拼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戶佔近半

其實,中產購買拼多多並非個案,從多個機構統計到的數據來看,在拼多多的用戶中,一二線城市佔比已經接近一半,QuestMobile和獵豹大數據統計到,截至2018年9月,拼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戶的佔比接近50%,尤其是一線城市用戶佔比在持續擴大,從2017年10月至今增長率達到15.47%,為所有線級城市中最高。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直言,「如果認為消費者在一些能夠低價買到商品的網站上購物就是消費降級,那麼各網站每年雙十一的大力促銷,豈不都是在消費降級?」宋清輝認為,中產目前的確有收斂購買現象出現,但這只是消費理性回歸造成的,通常而言,在具有理性的情況下,如果產品的功能、質量、後期服務情況等均相同或非常接近,消費者都會選擇價格相對便宜的產品,這樣還能剩下更多的資金去購買其它產品。

對國產便宜商品漸感興趣

湯小姐目前就正處在對高溢價產品購買慾望降低階段,她告訴記者,「不買貴的產品並非手頭緊張,而是該有的已經都有了。」湯小姐向記者羅列,戴森的吹風機、吸塵器,HR(Helena Rubinstein)和LP(La Prairie)保養品,各類奢侈品手袋衣服,這些在前幾年都買了不少,夠用兩三年,甚至不少衣服商標都還沒拆就已經壓箱底近一年。長期購買此類商品,發現已經審美疲勞,目前反而對國產、便宜的商品開始感興趣。

購買低價商品並非消費降級

對此,專注消費零售領域的新媒體服務機構《商業觀察家》創始人李華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選擇高性價比商品,並非消費降級,實則是消費品質的提升和行業效率的提高。「不能只從價格來判斷消費升級或降級,要知道中國很多商品價格,比發達國家市場的同類產品都來得高。」李華指出,國外有做中產性價比的Costco,拼多多定位線上的Costco,通過去中間化、去品牌溢價、拼團集單對接中小廠家閒置產能,以提高效率的方式來降低價格。李華還強調,之所以人們對購買低價商品是消費降級的誤解,是因為目前中國消費行業效率不高,導致中國商品很多比發達市場貴,其實發達成熟的市場是有很多便宜的業態。

湯小姐用過拼多多產品後,認為低價並不等於劣質,「抽紙我當作一次性抹布用,棉拖鞋是準備穿一個冬季也足夠,國產貨沒什麼不好,購物省下的錢,我去健身、旅遊哪裡都好用,反正總支出不會變少。」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