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八和會館汪明荃主席在西九戲曲中心開台的前一天接受記者採訪,憶述根據政府2003年的建議,核心文化藝術設施不包括戲曲中心,其後新光戲院於2005年陷入結業邊緣,藝發局於同年成立「戲曲界關注西九小組」,集合業界代表,促請文化區設立專演戲曲的場地。
13年前的舊事若非汪主席提起,我也忘記得七七八八,猶幸當年寫了幾篇相關的文章,而藝發局的網頁仍上載《戲曲界關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工作小組對「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的意見》一文,讓我有機會把事件從頭再說一遍,為香港粵劇發展留下一點史料。
由於政府2003年推出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在香港政府規定建設的核心設施中,沒有一樣是為戲曲界而設,我一直呼籲戲曲界要站出來,向政府提出業界的要求,但反應不大。2005年4月13日下午,「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開會確定委員會對西九意見書的內容,會後我與八和主席陳劍聲一起離去,途中,我向她說:「粵劇界對西九計劃提出了多份意見書,但其它劇種卻沒有。為什麼你不用藝發局戲曲組主席的身份,召開一次會議,讓每個劇種的從業員也有提出訴求的機會呢?」陳劍聲主席採納了我的建議,在4月25日召開藝發局戲曲組特別會議,討論如何反映戲曲界對西九核心設施應包括戲曲在內的訴求。會上顧問梁沛錦博士認為戲曲界必須大聲說出自己的訴求,用他的說法,就是「要大聲才有用」;大家都很認同梁博士的意見,一致支持成立「戲曲界關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工作小組」,由藝發局的工作人員協助,發信邀請戲曲工作者加入。到5月24日止,已有七十人答應參加工作小組。
2005年5月24日,三十位來自粵劇、曲藝、京劇、越劇、潮劇、木偶和戲曲刊物的工作者,齊集在藝發局的會議室,參加「戲曲界關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工作小組」(簡稱「戲曲界關注西九小組」)第一次會議,而粵劇界出席者包括陳笑風、李香琴、王超群、廖國森、新劍郎、鄭詠梅、劉惠鳴,劉永全、陳汝騫等人。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