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把握人生的分寸感》
作者:譚飛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看過一些寫日本與日本人的文章,印象最深的一點是,日本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日常工作生活總是小心翼翼,生怕給同事朋友增添麻煩。最極致的一個事例是,為了不耽誤上班族,有自殺者專門挑選末班列車臥軌,把處理後事的麻煩程度降到了最低。
我喜歡這種不願給人添麻煩的行事方式,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中,辦事、社交等方面的麻煩太多了,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似乎都以給人添麻煩為樂事。除了「麻煩」之外,人們面臨的日常煩惱中還有一個關鍵詞叫「抱怨」,「抱怨」與「麻煩」一道組成了令無數人感到頭疼的障礙。
最近讀到譚飛創作的新書《不抱怨,把握人生的分寸感》之後,頗有收穫,感覺這本書是針對當下環境中人們無法擺脫的兩大煩惱而寫的。「不抱怨」的指向性很明確了,而「分寸感」恰恰可以理解為不要隨便去麻煩別人--或者說,要用恰當的方式去處理與不同人之間的關係。作者在書中列舉的種種事例表明,這兩點貌似很簡單,但想要學習到自己身上,還是挺困難的,最後真正能做到的人,都有機會成為「人生贏家。」
與其它針對「抱怨」主題進行寫作的書不同,譚飛多以影視圈的著名娛樂人物為例子,使得內容看上去既輕鬆又具有說服力,有段時間娛樂圈流行明星工作很辛苦、大家都很不容易的說法,在反駁這個觀點的時候,譚飛舉了葛優的例子,葛優大概是這麼說的:「這個行業沒那麼辛苦,況且給大家的錢都還挺多的」,瞧瞧,葛優說話就是這麼直白又實誠,哪個行業不辛苦?拍戲淋點冷水、扭了一下腳脖子,對比不菲的片酬,有什麼值得抱怨的?
《不抱怨》這本書談了很多近年來的熱門社會話題,比如努力究竟有沒有用,父母究竟給予子女多少才算合適,低配的肉體如何承載高配的靈魂,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那麼安逸......全書讀下來的一個感覺是,作者的三觀特別正。如此正的三觀是如何煉成的這令人好奇,要知道,在眾聲喧嘩的社交媒體時代,很難發現有人在談論諸多話題時能做到不偏不倚、直中命門。譚飛的話語不可謂不犀利,許多字詞明顯能擊中很多人的痛處,但整本書的格調卻是溫暖的。這不是一本雞湯書,而是一杯曾經沸騰過的溫開水,是最健康的「補品」。
能做到這點,我想,作者其實是找到了一個方法或者說竅門的。這個竅門即是,他與這個世界建立了一種平視的關係,他的視野既不向上仰視,也不向下俯視,而是面對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發出源自心靈深處的聲音。能夠與這個世界進行平視,是許多人普遍缺乏的一種能力,正是因為這種能力的不足,才導致了大家時而會感受到生活裡有種種不平之氣在竄動,情緒經常被外界因素干擾,丟失了部分看待人與事物變化時應該具備的理性與客觀。
何謂平視?辛棄疾的那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算是一種,紀伯倫所說「大殿的角石,並不高於那最低的基石」算是一種,公園裡的小女孩告訴蕭伯納「回家也告訴你媽媽,今天和你一起玩耍的是著名的小姑娘卡嘉」算是一種......與山水自然平起平坐,不向權威卑躬屈膝,不對卑微者頤指氣使,如果可以盡可能地接近或做到這點,人生何來抱怨一說?
向外發出的抱怨,其實是對自身不滿的一種表現,是對自我缺陷的逃避。由抱怨而產生的負能量,不但會困擾自己,也會影響到別人。有抱怨的時間,不妨多閱讀這個世界,把視線從一米內挪到百米、千米、萬米之外,便會覺得抱怨的無用與無趣了。■文: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