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嶺頭」面具
「跳嶺頭」是壯漢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產物。秦漢以後,中原民族大量南遷,尤其是唐代,漢族文化在嶺南廣泛傳播,「跳嶺頭」文化植根於古老的百越文化,又吸收了中原漢族文化的因子,具有一定的歷史延續意識,對壯漢文化的互動與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但「跳嶺頭」流傳至今,其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一些頗有影響的「跳嶺頭」主事人因年事已高或相繼謝世,有些絕技難以得到傳承,而年輕一代因長期在外打工,難以獨當一面,相關的民間經文、唱本、民間故事、歌謠等散失、破壞嚴重,嶺頭節文化一度出現萎縮狀況。
「我二個兒子三個孫子都對學『跳嶺頭』不感興趣。」符可璇說,好在有個侄子喜歡,目前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
「我從小就喜歡看『跳嶺頭』,」符可璇的徒弟說,但純做這一行是沒法養家餬口的,現在參與這一行當也完全是出於個人愛好,大部分時間還是要去種田或做別的營生。
對此,浦北縣制定了嶺頭節文化保護計劃,建立了嶺頭節文化與五皇山旅遊產業緊密結合的市場營運機制,希望以商業化破解「跳嶺頭」的傳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