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然會說到的話,比如「欲速則不達」、「舉一反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後生可畏」、「三人行必有我師」、「小不忍則亂大謀」、「朽木不可雕」、「任重道遠」、「道不同不相為謀」、「見義勇為」、「不恥下問」、「既往不咎」、「吾日三省吾身」、「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等等,這些遇到某種情況便會脫口而出的話,原來都是出自《論語》裡面的話。
《論語》一書,全文不到一萬二千字,但在我們日常的用語中,卻時常用到不少,這恐怕是書中的道理,正是人生的真實道理。不過,除了常引用的話語之外,書中還有很多道理,是需要解釋才說得清楚的。自《論語》面世後,歷朝歷代,都有不少學者專家的註釋,像「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麼看似簡單的話中的女子和小人,解釋便各有不同。
最近在《澳門》雙月刊2018年12月號中,看到一篇由霍芷芸寫的「沈友友:我崇拜年老時的孔子」,文章一開頭便用了沈友友的話說:「如果我生活在孔子的年代,我一定拜孔子為師──儘管我也願意跟其他諸子學習一段時間。我會帶什麼去見孔子?幾條臘肉如何?還是帶一瓶卡沙夏酒吧。」
卡沙夏酒是什麼酒?是用甘蔗釀製的烈酒,被稱為巴西的國酒。為何沈友友會想到送卡沙夏酒?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巴西人也。他這麼仰慕孔子,但卻不可能拜孔子為師,於是他把《論語》翻譯成葡萄牙文。
精通十多國語言的沈友友,從開始翻譯到出版,霍芷芸說他「整整花了七年時間潛心研究和細緻工作」。雖然只有短短一萬多字,但出版成譯本後,卻厚達600頁以上。原因是除了直譯之外,更在「闡釋部分對《論語》的語境、歷史及文化背景作了總結與評價,讓葡語讀者能夠理解這部儒家典籍。」
現代的年輕人,還有人對孔子說過的話有興趣作研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