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家校社聯動 加強心理疏導

2019-02-21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王曉雪 北京報道)近年來,青少年心理障礙問題日益凸顯。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2012年曾發佈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心理異常發生率達15.6%。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北京市政協委員廖春迎表示了對青少年心理疏導的關注。

對家庭給予公益性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她今年北京市兩會的兩件關於教育的提案均來自於在校學生。其中,「關於加強青少年心理疏導,建立家校社聯動機制的提案」是由北京十二中的李曄提供線索,這份提案也得到約30位政協委員的附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全球兒童心理障礙還會增長50%,將成為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呈高發態勢,干預方式主要為校內心理諮詢,較嚴重者再到醫院進行確診及後續治療。」廖春迎表示。

但在心理不健康到正式確診為心理疾病之間的可干預轉化這一重要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往往無法得到有效干預。廖春迎指出,受學校的心理教師力量有限,學生主動諮詢的意願不強,到醫院諮詢的費用不菲而且學生和家長心裡有顧慮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學校與醫院之間,最可能干預學生心理的空間成為真空。有效整合學校、專業社會力量、醫院、社區,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常態化干預、對家庭給予公益性指導勢在必行。

廖春迎認為,政府應加強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並加大家庭心理健康知識 「掃盲教育」,同時建立家校社深度緊密聯繫的工作體系。她表示,在學校進行心理疏導後問題仍不能夠解決,需要持續心理諮詢服務的青少年情況可由學校上報至相關部門,再傳達至街道、社區。社區及學校在學生接受心理諮詢治療過程中,應全程配合相關機構及部門,進行學生家庭情況等信息的獲取、相關數據的採集,在治療過程中應對學生家庭配合情況進行有效監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