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沈清麗)慈山寺昨早舉行慶祝開光典禮暨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啟用儀式。全港唯一一間以佛教藝術為展覽主題的博物館及學術研究基地--「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將於5月1日起開放予公眾預約參觀。該博物館集宗教、藝術及文化等元素於一身,收藏100尊佛菩薩藏品,館方並會輪流展出43卷敦煌手抄經,部分藏品由李嘉誠基金會主席李嘉誠個人捐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李嘉誠、慈山寺董事局主席李澤鉅及副主席李澤楷三父子,慈山寺住持洞鈜大和尚等主禮開光典禮和啟用儀式,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大和尚、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大和尚等諸山長老、慈山寺四眾弟子、義工團隊、社會各界賢達逾2,000人出席見證。
據介紹,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期以「淨.慈.行」的精神,弘揚佛法,並透過珍藏造像及文物展品,訴說佛法在世間備嘗的蹉跎,為普羅大眾提供滋養心靈的文化藝術空間。
博物館內有佛菩薩藏品100尊,包括釋迦牟尼佛說法浮雕、觀世音普門品經等,還有43卷敦煌手抄經。據博物館義工介紹,展品搜羅自內地、日本、柬埔寨、印度等,歷史悠久,可觀性最高的是北齊、唐朝時代的產物,而最古老的展品來自犍陀羅貴霜王朝的釋迦牟尼佛說法浮雕,雕飾紋路清晰。
藏品除了來自李嘉誠個人捐獻,還有基金會直接購藏,由慈山寺組織來自中外的佛教文化專家團隊協助揀選,既可展示佛教三大傳承(漢傳、藏傳、南傳),亦能訴說佛法與不同文化融合的故事。
李嘉誠:探人類共榮
李嘉誠致辭指,《金剛經》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他最喜歡的佛教偈語,其深層意義是以無執的出世精神,化為積極的入世行動。他又指,立身處世是一門藝術,「我們如何共同前進,促進人類繁榮?」是最艱難的問題,希望慈山寺能為反思和探求的心提供空間,讓大眾各自尋求答案。
特首:港人享受寧靜空間
林鄭月娥在儀式上表示,很多參觀過慈山寺的朋友都說,莊嚴清幽的慈山寺與別不同,無論是否佛教徒,踏進寺內都會有一種滌蕩心靈、煩惱全消的感覺。
她又指,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讓市民有機會近距離透過文化藝術認識佛教。博物館除了陳列由不同時代及地域流傳下來的佛教造像、繪畫、刻經、寫經等佛教藝術的珍貴文物瑰寶外,亦將用於舉辦相應的文化活動。
她說:「我相信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將讓香港市民以至遊客,在享受這個寧靜的空間的同時,可以一覽佛教藝術之美。」
慈山寺興建計劃始自2003年,以漢傳佛教為本,致力發揚觀音菩薩慈悲、智慧與承擔之精神。自2015年4月向公眾開放至今,已接待近100萬人次。
寺內最著名的觀音像,連底座高76米。佛教藝術博物館正是位於觀音聖像底座,面積約2.4萬平方呎,其中包括博物館及用於講學和佛化教育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