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環球點評 > 正文

【環球點評】民怨未消 何談民望

2019-04-18

黎耀康

巴黎聖母院發生沖天大火,屹立百多年的尖塔在烈火中倒下,法國頓失精神象徵,巴黎市面一片哀戚。近期民望下跌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趁此機會,鼓勵國民化悲憤為力量,拋下紛爭團結重建聖母院。然而法國社會的深層次矛盾一天不解決,馬克龍的民望難見曙光,若他企圖單藉聖母院火災重新團結國家,未免太天真。

重大災難一般能刺激領導人支持度,但大多作用短暫,例如美國2001年「911」恐襲後,時任總統布什支持率升至逾9成,但其後逐漸回落。法國於2015年1月和11月分別發生《查理周刊》恐襲和巴黎連環恐襲,時任總統奧朗德的民望兩度急升,但不出數月便打回原形,卸任前支持度更跌至個位數,是歷任法國總統中最差。

馬克龍在2017年大選首輪得票率只有24%,支持者基礎本來已較小,他當選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只是國民為免極右「國民陣線」(現稱國民聯盟)領袖勒龐成為總統,被迫在第二輪投票「含淚」支持馬克龍。馬克龍上任後推行多項勞工改革,被指向商界傾斜,加上多次發表脫離民情的言論,使其民望拾級而下。

去年馬克龍政府強推上調燃油稅,引發持續近半年的「黃背心」示威,至今仍未平息,儘管因曠日持久而聲勢大不如前,但亦反映對馬克龍的不滿聲音遲遲未散。

聖母院大火後,馬克龍集中精力善後,押後公佈原定回應「黃背心」示威者訴求的措施,並在鎂光燈前把握機會,把聖母院與法國整體聯為一體,鼓勵國民齊心重建聖母院。各政黨紛紛暫停歐洲議會選舉競選活動,商界亦一呼百應捐款。火災期間百人齊唱《聖母頌》一幕,更呈現法國社會過去半年罕見的團結一面。

然而災難畢竟屬單一事件,無論馬克龍應對如何得宜,以至主動領導聖母院重建,法國人民始終要重新生活,當火災逐漸淡出國民視線,此前的民怨便會重新累積。馬克龍要重振民望,還得從政策、經濟、民生等「基本因素」入手,方可安心爭取連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