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緣聚香江中聯辦員工之窗:我和我兒子的故事

2019-04-22
■香港的一所國際學校。 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香港的一所國際學校。 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宣文部 付娜

在香港的日子,就像劉若英歌裡唱的「謝謝你讓我明白,最失敗,是從來不知道我愛的偉大」。

2014年12月15日,警方完成銅鑼灣清場,看着電視直播畫面,讓人百感交集。那個我們愛着的香港,紳士一般整齊乾淨的香港,一片狼藉。不久後的一天,我帶着兒子在維多利亞公園裡散步,在他來香港的一個月後,終於補上了這次已滯後多時的「談心」。我假裝隨口問他,「你喜不喜歡香港?」他也乾脆俐落地答我,「不喜歡,老師講話我聽不懂,小朋友也沒法兒跟我玩。」

那一刻我很內疚,也很難過。內疚的是,忙於適應香港工作和生活的我,竟然忽視了小小的孩童也還在艱難的適應期中;難過的是,我沒辦法替他受下這份苦楚,被丟進講粵語的幼稚園,整整三個月沒在學校裡開過一次口,「就像一株安靜的仙人掌(小朋友這麼描述自己)」;回到家又整晚聒噪,半夜十二點也不捨得入睡,還會被媽媽兇一頓,再含著淚委屈地睡去。原來,在我的自顧不暇之下,一個五歲半的小朋友,一直在默默地承受着這一切。見我紅了眼眶、掉了眼淚,小家伙張開胖乎乎的小胳膊,擁抱着我說:「媽媽別哭,只要和媽媽在一起,我什麼都可以忍耐。」「忍耐」兩個字就像一把箭,射在了我的心尖上。現實與生活為2014年末塗上了一抹憂傷的底色。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工作依舊忙碌着,也用心做好服務,結交朋友。終於,慢慢地拉近了距離,融入了香港的快節奏中。這一年的9月,孩子升小一。9月、10月、11月,三個月的適應期,我刷新了好多項紀錄,老師在學生手冊上記載着「監護人接送學生上下學,0次;參加家長會,0次;及時接聽學校電話,0次」。所以,我並不知道,這個被我一路放養着,連26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的小朋友,陰差陽錯地進了一所英文小學,第一次英文默書就直接「吃了鴨蛋(0分)」;不知道他坐在校門外,小手攥着考卷,是怎樣地哭着不肯跟爺爺回家;不知道看不懂、聽不懂也不識做全英文的數學、常識和英語作業,一個小一生要怎樣面對老師的責問;更不知道連普通話都講不好的老人,是怎樣挨過如聽天書一般的家長會?那時的我,切實地感受到了一種叫做「缺席」的疼痛。

記得2016年5月,我的工作尤其忙碌,總是披星戴月、夜半歸家。有一晚,那個燒得迷迷糊糊的小朋友,摟着脖子對我說,「媽媽,我都好幾天沒看見你了。」前一秒,還在因為做好了本職工作,滿心的成就感。這一刻,卻只覺得身為人母的我,失敗得一塌糊塗。錯過了陪他開口講第一句粵語,錯過了他英文默書考到滿分,錯過了他的滑冰課,錯過的太多太多,就好像我們母子倆明明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劉若英在《我的失敗與偉大》中唱着,「總有一個人,不管什麼時候都在那等着我。」可沒人告訴我,那個等我的小孩,他總會長大,而缺失的時光,也不會因為我的悔不當初而歲月重來。

和每一個職場媽媽一樣,我也沒辦法把所有的精力都交給孩子和家庭,甚至因為先生也一樣忙碌,而覺得虧欠孩子良多。我承認自己是一個糟糕的粗心的母親,也願意帶着愛、帶着歉疚走在他前面,給一個努力的、堅持的媽媽的背影給他。等他長大時,可以給他講述那個屬於我們倆的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忍耐,關於夢想,關於成長,更關於偉大,它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童話,沒有一丁點的人間疾苦。它講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它講的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