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外援鬆綁 料年增30海外醫

2019-05-10
■團體促公私營專科醫生合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趙夢縈 攝■團體促公私營專科醫生合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趙夢縈 攝

有機會轉私人執業 何仲平:助增人手惠病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醫委會投票通過准許在醫管局、衛生署或兩間醫學院,以「有限度註冊」方式工作滿3年的非本地專科醫生,通過執業試後,毋須再實習便可註冊為正式醫生,並能隨意選擇在公營機構或私人執業。醫學會會長何仲平相信,新措施每年可吸引約30名非本地醫生來港,雖然只是杯水車薪,但仍有助增加醫生人手。

何仲平認為,非本地專科醫生獲正式註冊後,很大機會轉為私人執業,「但最低限度在3年有限度註冊期內,能夠協助公立醫院增加人手。」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表示,未有證據顯示私家醫生擔心非本地醫生來港「爭飯碗」,又形容醫委會日前的投票過程,氣氛良好、理性討論,各委員的出發點都是希望能夠幫到更多病人。

佘達明:無規定臨床工作有漏洞

醫委會會董佘達明擔心,新措施沒有規定要臨床工作是有漏洞,「有很多專科並非臨床專科,例如法醫學、病理學,又或者是解剖學,都不是接觸病人或醫治病人的;而衛生署亦有些工作如控煙辦、公眾教育,甚至是美沙酮診所等,都不用看病人,若沒有臨床經驗的醫生來港,擔心其水平比一般醫生低。」

許樹昌:醫委會已做足把關工作

但醫委會執照組成員許樹昌認為,不用太擔心,因為執業試會同時考核醫生的臨床知識,「臨床試是會考核他們如內科、外科,臨床檢查病人,如果可以通過執業試,則與其他畢業生沒有分別,他們都夠水平的。」

他又表示,過去一年,執業試的臨床部分合格率只有46%,反映醫委會已做足把關工作。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亦認為,醫學界的擔憂未必出現,「已講明衛生署、醫管局及兩間醫學院聘請境外醫生從事研究、臨床、在醫院工作,這些工作性質已涵蓋臨床服務。」他又指境外醫生申請「有限度註冊」之前,醫管局、醫專、兩間醫學院會先確認其資歷,之後再讓醫委會執照組審批,認為現時把關足夠保障病人安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