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環球點評:輸自己亦輸時勢

2019-05-25

黎耀康

文翠珊自從前年提前大選失利後,政治能量一落千丈,屢屢成為朝野批評對象,更不斷有內閣成員離職,她辭職早已是時間問題。文翠珊任內固然犯下大量失誤,直接導致她逐漸失去保守黨人的支持,然而文翠珊面對的問題並非單靠一人之力可解決,或許誠如她昨日所言,她已經竭盡所能,失敗既出於她能力不足,也是時勢造成的必然結果。

2016年文翠珊走馬上任後,首要任務是帶領英國順利脫離歐盟,但文翠珊自從前年引用《里斯本條約》第50條,展開脫歐程序後,一直未能拋出任何具體、受信服的方案。文翠珊有見及此決定提前大選,期望擴大保守黨在國會的優勢,增加日後談判的「底氣」,卻因輕敵導致失去國會多數,反而重創管治威信。

面對國會議員對脫歐細節意見嚴重分歧,文翠珊沒及時尋求跨黨派共識,甚至無法統一內閣立場,便逕自與歐盟談判,達成協議後便以不可修改為由,企圖迫使朝野接受。結果國會議員明顯不賣賬,不惜三度否決協議,因不滿協議憤而辭職的內閣官員更是不勝枚舉。

文翠珊直至脫歐協議第三次被否決後,終面對現實試圖與工黨談判,但這時她已淪為跛腳鴨,工黨黨魁郝爾彬只想盡量拖垮文翠珊以便提前大選,談判失敗收場實屬意料中事。被逼到盡頭的文翠珊只好拋出二次公投方案,卻成為她下台的導火線。

文翠珊魅力不足、欠缺盟友,加上不斷犯錯,終導致相位不保,然而這若把文翠珊的失敗完全歸咎於其策略問題,亦未免流於偏狹。

北愛「硬邊界」死結難解

北愛爾蘭邊界爭議一直是脫歐協議死結,無論何人當上首相,均難以跟歐盟就此達成共識,即使如個別強硬脫歐派主張的無協議脫歐,還是要面對北愛爾蘭「硬邊界」的問題。如此種種,均非文翠珊個人可扭轉,與其說文翠珊無力拆彈,倒不如說文翠珊眼前的「炸彈」本身就無法拆掉。

退一步說,歐洲議題在過去數十年,長期困擾英國政壇,撇除大選失利下台的馬卓安,保守黨另外3名前首相希思、戴卓爾夫人和卡梅倫均栽在歐洲手上,其中戴卓爾夫人當年堅持反對加入歐洲單一貨幣,更是時任副首相賀維辭職、觸發逼宮的其中一項主要因素。文翠珊如今步前輩後塵,可說是英國首相的宿命。

無疑文翠珊兩年多的首相生涯絕對稱不上成功,不但無法達成脫歐的關鍵任務,內閣官員在她任內大部分時間互相傾軋,文翠珊在經濟、社會以至國家安全等議題表現亦乏善足陳。然而以上亂局之所以出現,亦絕非文翠珊一人責任,英國朝野每名為求短期政治利益、不惜任由政局惡化的政客均無法開脫,文翠珊辭職後的英國前路,仍然晦暗難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