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果是成績表,陳美齡的這一張,一定是A+,很漂亮。
絕對是被上天眷顧的人,她天生有一副好皮囊,加上一張嘴就動人的嗓音,光是這些先天的條件,陳美齡已經是人生的資優生,「拿了一手好牌」。
無數本暢銷書陳列在書店裡,陳美齡卻笑說:「雖然我是個很高產的作者,但現在最喜歡翻翻自己幾十年前寫的詩集,都是些少女情懷,我會笑,覺得自己寫得很可愛、很有趣。」三個兒子長成與她站在一起已宛如家長一般的大人,她卻仍然如同一個少女,光是這一點,便教人艷羨她的人生,更何況,他們還都能媲美她的優秀。■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獨立女性的野蠻生長
儘管眼前的陳美齡舉止儀容都充盈茪擖誘k性的溫婉,但她仍是在香港度過了吸收力最強的少年時代,骨子中有香港女孩的好強與獨立,這種韌性在她身上很難改變。悉數陳美齡的履歷,以「美齡現象」最值回味,在這之後,她對女性權益產生了濃烈的興趣。「母親」與「工作」這兩個詞語,毫無衝突與矛盾,但在彼時的日本社會就如和尚吃肉一般,是一件既貪心又出格的事情。彼時的陳美齡形成了自己對女性在這個社會的第一步認知:即便暫時無法改變世界,但先別讓世界改變了自己。
「香港對女性的包容在華人社會中已經算是很幸運了。」陳美齡說。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七十年代,香港的工作空缺為當時的女性提供了不少機會,讓她們在職場上擁有與男性相同的地位與資源。得益於這段歷史,幾十年過去了,香港女性不僅在職場,甚至是政壇,亦都能夠擁有與男性比肩齊聲的位置。
「在日本的全職主婦並不僅僅是說不工作的太太,而是『專業的主婦』,這種主婦的職責和技能是可以媲美職業化女性。」儘管生育是如此自然的事情,但是一旦成為了母親,無論是身邊人抑或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標籤絕對會大筆揮上這麼一下。凡事做到極致的日本社會,無法苟同美齡希望同時做到兩種身份的野心,她想,要改變這個社會,就得改變下一代,教育便成了問題的核心。
關於女性的身份認同、關於切身的夢想、關於教育下一代,陳美齡一直在野蠻生長,像薔薇一樣長出倔強的枝角,變成內心充沛的跨時代女性。
作為忙碌的職業女性,陳美齡有兩件事不願假手於人,一是照顧自己的三個兒子,二是煮飯。
媽媽的飯大概才是家,成年長大的孩子回到家吃到熟悉的味道,會立刻猶如坐上時光機,回到小時候。陳美齡認為自己是個「兼職主婦」,家務事不太擅長,但她十分自傲地說:「我煮飯很棒!」儼如一位美食作家做自我推銷。
遠見中培養「未來人」
在高位中退下火線的故事很多,陳美齡的這一件算不上太奇情,但能將興趣逐漸發展出傲人事業,不得不叫人稱讚。
「最難的是改變自己的思維。」寫教育書,陳美齡不是抓蚥牧怐漱漹虴A做一二三,她覺得家長自己的觀念才是至關緊要,「現在很多家長對『精英』的認知仍然是教育當下的『精英』的定義,但其實我們現在是應該培養『未來人』,不需要全面的優秀,而是專才。」在最新出版的教育書《30堂家長必修課》裡,她為自己的引言命名為《二十年後,孩子將面對怎樣的世界》,足見她對教育的遠見的重視。
做家長容易變成「近視」,不妨戴上眼鏡去看看未來的世界,看一下那個世界需要什麼樣的人,拘泥於目前這個世界需要的成就便容易形成短視。「要很有勇氣才行,」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在一錯便沒有回頭路的成長中,「父母應當給予自由,但自由二字代表的首先是『自己』,知道自己的目的在哪裡,才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做決定。」她認為培養並不等於要逼迫子女,在有一定約束下的引導是父母的必修課。
「我不會去強迫子女的意願,例如很多人會覺得過早的戀愛會耽誤學業,但我認為愛人是很重要的。」陳美齡希望自己的子女首先是一個懂得愛的人,「愛人這件事沒有錯,相反是比考一百分更重要的能力。有錯的只是談戀愛的方式或對象,這個時候只需要去矯正和引導。」
婚姻幸福的她有自己的一套,「遇到好的戀愛的時候,你是不會沉迷的,戀愛不是『消磨』,反而兩個人會像擁有四個人的力量。」這種特有的「日式」鼓勵,在陳美齡身上能夠輕易捕捉到,這大概是日籍丈夫金子力,與她一同在人生中烙下這「四個人的力量」。
屬於自己的知識能量
白髮戴花君莫笑,歲月從不敗美人。人生的際遇實在一言難盡,如同海水不是一直上下起伏,也不是一直朝茪@個方向流,橫向縱向運動在同時進行。陳美齡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人:「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不一樣,我覺得自己的成功來自於我的一生很快樂。」
14歲時那個站在舞台上的小女孩,大概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多年後自己會如此坦然地對自己的人生有個這樣的註解,但她還是平靜地消解了對自己的困惑,「我現在會接受自己人生出現的任何意外,懂得不要抗拒突破,接受命運。」
「很多年前,我在內地辦簽名會,當時很多家長一個接一個來問我關於子女的教育,」陳美齡表情生動地描述自己彼時的心情,「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真的有答案。」
她忽然明白了多年前父親告訴她「只有知識永遠是屬於自己的」,如同她自己在書中寫道的:「有知識和信心,不安就會消失」。
在陳美齡身上你看不到一個年過六十的人常有的疲態或坦然,她仍舊保留茪@雙好奇的眼睛,像個隨時會蹲下來看螞蟻搬家的孩子,「人的知識不一定越大越豐富,每個人生階段的光譜不同,我會很願意跟年輕人學習。」這是她的生命歷程與知識密度帶給她的寶藏。
「無論幾歲都好,都可以找到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