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特稿】一箱鈴鐺賺五元 同質化嘗苦果

2019-06-05
■南美商人迪亞哥正在與店主討價還價,這次他的採購成本又降了5%。■南美商人迪亞哥正在與店主討價還價,這次他的採購成本又降了5%。

「大部分對美出貨的搶運在去年12月前完成,搶出口的紅利期已經結束了。」浙江中外運有限公司報關部負責人坦言,今年外貿企業形勢嚴峻,一方面美國進口商已經有了一定的囤貨儲備,可以持幣觀望,另一方面工廠生產的商品轉市場沒那麼快,貨物積壓會比較嚴重。

南美商人:喜歡她們打價格戰

不少義烏商戶感受到了銷售壓力,多年的壓價競爭在市場萎縮的背景下越來越不起作用。走進國際商貿城一區的聖誕商品區,來詢價的幾乎都是來自非洲和南美的客戶,而美國的客戶則擔心貿易摩擦的不確定因素,比以往提前兩個月就下單發貨了。做完大頭生意,市場不免顯得有些冷冷清清,店主數量數倍於採購商的數量,也正因此,只要走進來一個採購商,就有幾個店主圍上去爭搶生意。

一個在義烏進貨超過18年的哥倫比亞採購商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今年他的進貨價格反而更便宜了。這位名叫迪亞哥的採購商在哥倫比亞有一間外貿公司,他每年來義烏四趟,每次待十天,採購包括聖誕用品、玩具、生活用品等各樣商品,發貨到哥倫比亞後再賣給當地的企業。

當迪亞哥指向一頂帶鬍子的聖誕帽時,幾家商舖的店主熟練地在計算器上按下了一串數字,「2000+1.3」意味着「2000」頂起批,批發價「1.3」元。迪亞哥偷偷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這比他預想的還要便宜,估計也是商舖的底價了。「我喜歡她們打價格戰,這樣我的採購成本就下降了。」迪亞哥狡黠一笑,按照這個採購價,今年他的利潤又能上浮5%了。

義烏店主:玩具仿造太快了

有店主苦着臉說,最近生意真的不好做,一箱200個的鈴鐺,扣除成本,他只能賺五元錢。但即使這樣,也有不少店主好幾天都沒開單了。

事實上,雖然聖誕商品佔據了整整半層的區域,但走進每個店舖,看到了幾乎都是同款商品,無論是聖誕帽、聖誕樹,還是鈴鐺、蝴蝶結等掛飾,從顏色到大小幾乎都一模一樣,這也導致了店主們唯有壓價競爭,才能吸引採購商下單。

同質化競爭是困擾義烏幾乎所有小商品從業者的問題。國際商貿城一區一樓的力創先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做的是玩具生意,香港文匯報記者見到店主羅斌時,他正在百無聊賴地擺弄手頭上的解壓娃娃。「我做了20多年的玩具生意,除了義烏的店舖以外,母公司也在亞馬遜上開了店,每年向美國出口約4,000萬元人民幣的商品,以益智類玩具為主。」

正因如此,為了拓展銷售,吸引中東國家的客商,羅斌也進了一些解壓娃娃來賣。「這個是抖音爆款,現代人壓力大,買一個放辦公室或車上,心情不好的時候在他頭上按一下,他就會一抖一抖的,據說有紓壓的功效。」羅斌拿起一個解壓娃娃跟香港文匯報記者吐槽說,「問題是,國內市場的玩具仿造的速度太快了,我進貨的時候還能賣3.7元一個,一個月的時間,就降到1.2元一個了,現在賣一個虧一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