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西遷」族人返鄉 搶救同根文化

2019-08-12
■村民去年搬進了聯排別墅。香港文匯報記者于珈琳  攝■村民去年搬進了聯排別墅。香港文匯報記者于珈琳 攝

18世紀中葉,清朝政府從盛京(今瀋陽)等地徵調錫伯族官兵1,018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共3,275人,由滿族官員率領,經過1年5個月的艱苦跋涉,西遷至新疆的伊犁地區進行屯墾戍邊,被後世稱為壯舉。如今新疆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當年的駐地,那裡的錫伯人是他們的子孫。也因此,每年農曆4月18日被定為錫伯族的西遷節。

200多年後的今日,新疆和瀋陽兩地的錫伯族人仍在慶祝這一影響深遠的節日。而直到2000年,錫伯族西遷後代阿吉肖昌和伊拉麗氏文蘭夫婦作為首批從伊犁東遷的民族後裔重返故鄉,帶回了錫伯族語言、文字、藝術、民俗、服飾等,為故土文化的搶救性傳承發揮了重要作用。

索繩寓女神 保佑人丁旺

提到錫伯族的文化,就不得不提「喜利媽媽」,她既是該族女神,又是長長的、具有圖騰意義的繩索,是錫伯族的家族史,由「喜仁媽媽」演變而來,在錫伯語中「喜仁」意為「藤蔓系」,「媽媽」則為奶奶。在東北錫伯族中,漢譯為「子孫媽媽」,意為有了女祖宗,子子孫孫才能不斷地繁衍生息,一代接一代地傳下去,也包含保佑家宅平安和人丁興旺之意。

喜利媽媽的具體形態是一條兩丈多長的「索繩」,上繫小弓箭、小靴鞋、箭袋、搖籃、銅錢、布條、嘎拉哈(豬羊的背式骨)、木鍬、木叉等物。其中嘎拉哈(借「背」音)表示輩數,即添一輩人,加一個嘎拉哈。小弓箭表示男兒,添一男孩,兩個嘎拉哈之間就添一張小弓箭,布條表示女孩。搖籃、小靴鞋等表示子孫滿堂。箭袋表示男兒長大之後,成為騎射能手。銅錢表示生活富裕。木鍬、木叉等表示農業豐收。

每年春節,錫伯族人都將喜利媽媽請下,將索繩從屋內西北角扯到東南角,把繩的兩端掛在房椽上,擺上供品,燒香磕頭,直到農曆二月初二,再放回原處。這一行事,帶有結繩記事的遺意,是家族繁衍的標記,是錫伯族沒有文字時代的家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