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校園欺凌嚴重 零容忍得把口

2019-10-24
曾健超公然鼓吹欺凌警察子女的行為。曾健超fb截圖曾健超公然鼓吹欺凌警察子女的行為。曾健超fb截圖

中學生被欺凌比率超台21個百分點 僅做「校本」欠有效措施

香港校園欺凌嚴重,縱使教育局不斷聲言「零容忍」,惟政策措施成效備受質疑。香港文匯報整合資料,分析香港與台灣兩地校園欺凌情況,當中香港中學生受欺凌比率超過三成屬全球最高,較文化相近的台灣高21個百分點,而後者亦是全球最少欺凌地方之一。事實上,台灣在近10年間落實強制通報、專線舉報、第三方監察等五大招數應對欺凌,令情況顯著改善,相比起來香港只做到當中「校本」一招,欠缺其他有效措施,讓欺凌問題死結難解。 ■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

校園欺凌禁之不絕,在社會動盪撕裂的今天,更衍生出針對政見不同者及警察子女,鼓吹杯葛甚至攻擊的威脅,令學校欺凌危機雪上加霜。香港文匯報整合多項國際及本地研究資料,分析港台兩地的校園欺凌及應對狀況。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7年發表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研究,香港15歲中學生一個月內受欺凌數次或以上的比率高達32.3%,屬全球最嚴重。不過,同為華人社會的台灣,校園欺凌比率卻只為10.7%,是全球第二低的地方。香港與台灣文化相近,但欺凌比率卻高出21個百分點,應對校園欺凌政策措施的差異,被視為當中關鍵。

立法會資料研究組「資訊述要」便顯示,台灣於2012年推行規管改革,落實強制通報、專線舉報、即時調查、第三方監察、校本政策等五大招數應對,顯著遏制欺凌情況。

反觀香港,學校欺凌個案持續出現,教育局以「零容忍」為口號的反欺凌政策成效備受質疑;而對比台灣的五大招數,香港僅僅只能做到校本政策這一點。立法會議員及教育界都指,台灣政策足見其打擊欺凌的決心,認為香港應全面檢討,於「校本」以外的各方面亦要加大力度,才能更有效保護孩子(見另稿)。

由於無強制學校通報校園欺凌個案,教育局只透過中小學訓育及輔導個案問卷調查收集相關資料,數據被質疑欠全面。局方數字顯示,2017/18學年中小學涉及校園欺凌個案的學生有202名,較2016/17學年的124名大增逾六成,不過相比2013/14學年的254名則下降約兩成。而教育局於2017/18學年始增設「網絡欺凌」分類,額外涉54宗個案,加上「傳統」的校園欺凌,問題似有惡化趨勢。

欺凌或損校譽 學校傾向淡化

而「資訊述要」亦指,香港的校本政策要求各校訂立舉報機制和處理程序,但因無須向局方呈報所有欺凌個案,加上欺凌案件或有損校譽,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學校管理層傾向淡化事件,甚至指鹿為馬,辯稱欺凌行為只是學生之間的「嬉戲」。另由於香港缺乏簡便、保密和可信任的舉報機制,學生一般不願舉報,甚至少於一半的欺凌受害者會向朋友、家長及教師求助。

另外,縱使局方建議學校採用自願性質的「全校參與模式」機制打擊欺凌,但因在考試主導的教育制度下,學校管理層及教師往往以較低的優先次序處理欺凌問題,故校本政策成效不彰。

教師處理欺凌能力亦是一因素,「校園欺凌」是教師學生培育及輔導證書課程的必修內容。但由於學校僅指派訓導教師參與相關培訓,故截至上學年,只有3%、約1,700名教師完成相關培訓,反映大部分前線教師均缺乏處理欺凌案件的訓練及經驗。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