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澳門戲劇實力亮麗展演

2019-10-26
■《仲夏夜之夢》■《仲夏夜之夢》

──國際青年戲劇節回望

9月結束,為期十二天的國際青年戲劇節是今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重點活動;參與的26個團隊(人數超過三百人),除了澳門本地的劇團組織和香港、台灣地區的劇團,還有來自日本、馬來西亞、葡萄牙、烏克蘭、佛得角、新加坡、韓國,以及來自廣州、上海的團隊,的確很國際性。作為東道主的澳門,除了作為合辦組織的戲劇農莊,還有勁爆劇園、滾動傀儡另類劇場、炫目劇團、奇蹟創造、澳門大老鼠兒童劇團,及四間中學(澳門勞工子弟學校、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澳門浸信中學,和培道中學)的七個演出團隊。為此,這次戲劇節亦可說是一次澳門年輕一代的戲劇實力展演。 文:周凡夫 圖:戲劇農莊

戲劇節強調是一個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如就筆者觀賞的六場演出而言,其中三場澳門的戲劇演出,交流的實質與意義都很明顯,而且都能做出頗為亮麗的成果。

炮台夏夜尋找「世遺愛情」

這三場演出,最受關注的當是澳門戲劇農莊和香港話劇團這兩個專業劇團合作的《仲夏夜之夢》,這是「沉浸式環境劇場」,地點選擇了現時作為澳門博物館的「世遺」大三巴大炮台(Fortaleza do Monte)最頂端的花園空間。莎翁的《仲夏夜之夢》誕生於公元1600年前後,那亦正是現有最早於中華大地上的澳門大炮台興築的日子,歷史時空如此巧合。當晚,夕陽西下後華燈初上時,在兩位戲劇農莊的樂師鄭少華和梁健濠(分別演奏口風琴、手鼓及結他)與觀眾互動熱身後,約二百名觀眾從博物館走入花園入口外的空間。時光如同倒流,劇中三對戀人現身後,各演員順時針方向繞茪介〞澈媬v物遊走,緩緩進入仲夏夜中的森林中......花園中的水池、花草、樹木籠罩在夜色中,再加上香港的黃景豪設計製作的大型戲偶和戲中的關鍵主角驢偶的舞動,平添了幾分疑幻疑真的色彩。

這次製作的《仲夏夜之夢》經過周昭倫大刀闊斧的刪減改編,仍保持主要的人物情節,分成四、五個不同的場景,環繞茪j炮台花園的演區接續演出,歷時僅一小時,可說節奏緊湊。兩地十多位演員、舞蹈員攜手「快閃」般的演出,帶來一個感覺美妙的晚上。當然,只演出一場便成歷史,有點兒「奢侈」呢。

炫目劇團澳門回憶味道

另一場中葡雙語環境劇場《回憶的味道》是2017年才成立的澳門炫目劇團製作的短劇,劇中兩位角色--自葡國回到澳門來尋找回憶味道的中葡混血兒,和到機場迎接他的親戚,兩位飾演者蘇家樂和楊瑩映,亦是劇團的兩位創辦人。整個演出只有二十分鐘左右,並非嚴肅的「尋根」故事,所強調的是回憶當年的「味道」。劇中還借用了「大菜糕」的廣東話和葡語翻譯,道出了那種獨特的「味道」所在。

演區選取恭J龍環葡韻葡式建築物「迎賓館」戶外的花園空間,及相緊貼的戶外圓形劇場,觀眾或站或坐(臨時座椅)觀賞,整個圓形劇場只是演區一部分,部分情節亦結合此一環境今昔變化的回憶。為此,演出雖短,終場前卻向觀眾派贈一些今昔對照的小卡片,除了在龍環葡韻遠眺的「路拿s貫公路」的今與昔照片,還有「南灣湖」、「議事亭前地」,藉此便將觀眾的思緒繼續延伸開去,將二十分鐘的時空大大擴大了......

此一「迷你」製作,其實是澳門、香港和台灣三地戲劇人的交流合作成果,編劇和導演是台灣「老男孩劇團」的陳御弼,執行導演則是香港的蔡澤民。對他們來說,龍環葡韻與恭J連貫公路的回憶又會帶來什麼味道呢?

七校隊比拚閉幕見承傳

戲劇節閉幕的「澳門校際戲劇比賽優秀劇目展演」,是今年第28屆澳門校際戲劇比賽中學組選出的七個優秀劇目的交流式匯演,各個劇目的演出都是十五六分鐘左右(這應是參賽的規定吧),佈景亦很簡約,但題材廣泛,手法風格雖未見突破創意的「實驗」性,但亦不落俗套,畢竟表演者都是學生,即使具有對戲劇的熱忱,演技上仍難免有稚嫩之感,但卻見出了潛藏的實力。

開場首個劇目《無病無痛》是培道中學C隊的製作,男孩子因為摯友離世約見心理醫生,滔滔不絕地傾訴個人的感受,「神來之筆」是醫生桌上一幀與朋友拍攝的舊照片,讓他對醫生的往事作出連串的推斷。這其實是三個人的戲,第三位應是男孩子回憶中逝去的女孩,女孩子只在近末段時出場,歷時兩分鐘左右。三位同學的表現,風格上頗有不同,男孩子則有點誇張。

培道B隊的《蝴蝶xx》,則是祖母與孫兒在松山捕捉昆蟲蝴蝶作標本的過程,通過兩人的對話展示隔代人的不同視野;同樣地,孫兒的演技偏向誇張,和xx的「保守」亦很不一樣。

在培道這兩個製作中演出的五位演員,同樣參與A隊由十四人演出的《十二怒豬》,這可是三個製作中最有戲劇性及可觀性的一個。這個改編自名著《十二怒漢》的短劇,十二位怒漢的造型全變成戴上豬耳、豬嘴,穿上不同豬般服飾,一字橫排列坐於舞台上來進行「陪審團」的討論,對白設計及各怒豬討論過程都堪稱出色。

在校際戲劇比賽中取得優異獎的《的哥》,則是王暉創作的原創短劇,充滿澳門現實色彩,表現手法亦富有現代劇場色彩,將喜劇、黑色幽默及形體表演等手法融合得自然流暢,節奏明快,是讓觀眾看得舒暢爽心的難得短劇。

另一部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獎的是壓軸演出劇目,勞工子弟學校B隊,由蘇惠瓊編劇的《考試軼事》,劇名「軼事」似乎有點輕鬆,而一男四女,五位穿荇晡A的同學的表演,卻是節奏快速,帶有高能量及緊張性。加上自始至終,由高高默坐於高聳的A字梯頂上的「考官」所傳達出來的考試的強大壓力,那可不是「軼事」這麼輕鬆呢,這可是一齣很有校園現實生活感的短劇啊!相對上,勞工子弟學校C隊由李偉榮與莫群莊編劇(後者兼任導演)的《蟲的自白》,則是帶有抽象寓意的演出,感染力便相對弱得多了。

至於浸信中學A隊獲得優良獎的《皮阿斯》,陳力生的原作,九位演員採用簡約舞台方式演出,表面上這是一齣黑色悲劇,因以國旗作偷竊工具而被捕判以死刑的男主角,獲好友暫時頂替,讓他假釋回家探視高齡母親。在人人都認為他的好友蠢笨,而男主角不會回來服刑時,他在最後一刻克服各種阻困趕回到監獄中。由此演出明顯然是一個具有「教育」性的寓言劇,難得的是,說故事的方式和演員的表現都帶有戲味,演出了戲劇性的感染力,「說教味」都被掩去了。

這幾場合作交流式的澳門製作,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演出者全部是青年人,有專業的、有業餘的,有仍在學校就讀的,讓人看到了澳門具有頗為悠長歷史的戲劇發展,後繼承傳的生力軍大有人在。期待這種能量能持續發揮,推動澳門戲劇發展,期待明年這項國際性的青年戲劇活動能繼續舉辦下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